第九十三章 不了了之(1 / 2)

任光收刮的是如此的徹底,將這座倉庫除了抗聯用不上的輕武器和軍裝之外,就連子彈都沒有留下一發,洗劫的一幹二淨。而沒有了彈藥,那些步槍和輕重機槍,幾乎是等於廢鐵一堆。這種情況別說蒙古人不幹,就是蘇聯人也不會幹。

先不說抗聯不經商議,便借路外蒙古境內,向日軍縱深發起攻擊。單單就這麼一大批的裝備,尤其是對於現在重裝備損失慘重的蘇軍來說,相當重要的火炮、坦克,被抗聯順手牽羊,怎麼能讓視外蒙為禁臠的蘇聯人不暴跳如雷?

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怪任光在洗劫倉庫的時候沒有仔細調查。除了那個蒙古大尉的口供誤導之外,倉庫裏麵的儲備的裝備和物資,也在另外一個方麵起到了一個誤導的作用。誰讓蘇聯人將蒙古軍隊不可能裝備的數量眾多的大口徑火炮,都給運走了。

剩下的沒有來得及運走的,除了一個營的A一九式一二二榴彈炮之外,都是蒙古軍隊標準裝備的M一九三八式七十六毫米山炮、M一九二七式七十六毫米野炮。這兩種山野炮,在蘇軍之中雖然隻是標準的團級火炮,但是在蒙古軍隊之中卻是正兒八經的師屬火炮。就連蘇軍標準的師屬F二二型野炮,都沒有一門。

這兩種性能相當優秀的火炮,在海拉爾戰鬥之中,抗聯都繳獲過。所以任光壓根就沒有把他們當成蘇軍的倉庫,也是由可能的。作為在海拉爾戰役之後,接收蘇軍轉交裝備人員中的一個,任光對於蘇軍各級火力配置還是很清楚的。

裏麵儲備的那些裝備,在他看來根本就不可能是蘇軍的。要是蘇軍的火力配置是這個樣子,那麼還號稱什麼世界上炮兵火力最強的陸軍?雖說輕武器的數量和彈藥的數量多了一些,但在任光看來也正常。

蘇聯人既然要武裝蒙古人,那麼就勢必要留下一些儲備彈藥和裝備。既要保證在可能發生的戰爭之中補充戰鬥損耗,也要在必要擴充軍隊的時候,保證新編部隊的裝備。這是世界所有國家的慣例。

沒有一個國家,對於軍隊使用的最基本必須武器彈藥不做儲備的。更何況,在蘇軍撤走之後,蒙古軍隊已經開始擴充兵力。這裏儲備的輕武器裝備和彈藥雖多,但是也沒有超過正常的標準。

如果坦克、裝甲車,大口徑火炮數量相當的多,任光也許會懷疑這是蘇軍的倉庫。畢竟沒有一個國家會把自己控製的一個傀儡國家,武裝的異常強大。用來鎮壓反抗的基本武裝是必須的,少量配給的重武器也是正常的。

但是要將這支武裝搞得和自己一樣強大,那就是腦袋有病了。可偏偏蘇軍優先運走的都是目前西線急需的重武器。輕武器則因為本身各個軍區都儲備數量較為充足,而排在了後麵。也就難怪一向精明的任光,沒有判斷出來。

至於倉庫裏麵的那些軍裝被被服,在任光看來根本就不能作為判斷的準則。蒙古軍隊的軍裝和蘇聯人的一模一樣,裝備也是全套蘇式裝備。單從軍裝和輕武器上看,誰知道這些儲備在蒙古境內的物資,究竟是蘇聯人的還是蒙古人的?

要是軍裝不同,任光也能通過這裏儲備的軍裝判斷出來。可偏偏蒙古軍隊無論是軍裝樣式,還是軍銜標誌,除了大小號碼不同之外,與蘇聯軍裝都一模一樣。可以說除了人之外,身上的所有東西,與蘇聯軍隊沒有任何的差別。換了誰也分辨不出來這些物資是蘇聯人的,還是蒙古人的。

要不是這些軍裝對於抗聯沒有用,任光恐怕連軍裝都不會給他們剩下。至於儲備在那裏隻適合蘇聯的斯拉夫人高大體型穿的大號軍裝,尺碼平均在四十碼以上的軍鞋,是不是低矮的蒙古人能穿的了的,著急按照規定時間歸隊的任光也沒有仔細的考慮。當然也不排除他有意識的忽略。

等迂回部隊突破國境,重新進入國內後。在他們身後保持著距離,但一直在跟蹤著迂回部隊的蒙古軍隊進入洪達爾後,麵對著無論是軍事倉庫,還是地方倉庫。無論是武器裝備倉庫,還是物資倉庫,除了軍裝之外就剩下有槍無彈的輕武器的情況簡直是欲哭無淚。

蒙古人自己的倉庫被洗劫一空,他們也許還能容忍。但自己主子的倉庫,被搞的更加淒慘就不是他們敢隱瞞的了。尤其是在已經接到莫斯科將儲備在蒙古境內的所有武器裝備,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運輸回蘇聯命令的情況之下,更加不敢隱瞞了。直接將抗聯的所謂劣跡,上報給了莫斯科。

接到蒙古方麵蘇軍部署在蒙古最大的一個裝備與軍需倉庫,被借路的抗聯洗劫一空的消息之後,莫斯科可謂相當的惱火。立即通過蘇聯駐哈爾濱總領事館以及遠東軍區,向抗聯提出了強烈抗議。其抗議的措詞可謂是相當的強烈,用楊震套用的一句東北話來形容,就是蘇聯人發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