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1 / 2)

說到這裏,楊震看了看聽完自己這番話後,麵色顯得有些低沉的馬春生道:“我航空兵為了摧毀這個日軍重炮聯隊,曾經在戰役打響之後,出動大批的轟炸機對青山口一線實施轟炸。但因為日軍的工事修建的過於堅固,而我軍又缺乏大噸位的炸彈和轟炸機,效果始終不明顯。”

“而滲透進日軍縱深的我直屬偵察旅一部,在空襲失敗之後,曾經也多次試圖摧毀從地麵摧毀這個重炮聯隊。但是又因為日軍在這個重炮聯隊周圍部署了步騎兵各一個大隊,兩個工兵中隊,而且可以隨時得到身後靠山屯一線兩個戰車中隊支援的步騎混成警衛兵力,警戒極為森嚴而根本就無法靠近。”

“這也是我剛剛為什麼提醒你,要注意日軍以水代兵的原因。日軍很多高級將領,對中國的曆史很熟悉。中國史上掘堤放水,以水代兵的戰例多的很。不能說數不勝數,但是實戰的例子可謂是相當的多。”

“而在三八年武漢會戰時候,國民政府為了阻擋日軍進攻,也曾經有在花園口一線掘開黃河大堤放水,以水代兵阻擊日軍直接南下武漢,給日軍帶來嚴重損失的戰例。認為洪水的威力,他們更是親身的領教過。”

“誠然,在日軍占據優勢的時候一向自負,並占據絕對火力優勢的日軍將領自然是不會使用這種有些下三濫的戰術。但是在戰局危急的情況之下,以日軍賭徒的性格來說,他們絕對會做的出來的。”

“就連拿老百姓做人體盾牌的事情都能做出來,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對於這些沒有人性的家夥來說,他們在扶餘境內製造出一場人為洪水來,阻擋我軍進攻步伐這種即節省兵力,又會取的巨大戰果的戰術,他們那會何樂而不為?”

“老馬,你不要小看了日本人的瘋狂。在必要的時候,這些人比瘋子還要瘋狂。而在我們的土地上,這裏的百姓又都是中國人,我們的骨肉同胞。他們如此做,自然更加不會有太多的忌諱。”

“他們與我們不同隻要達成目的,死多少中國人他們是不會在乎的。反正死的都是中國人,與他們沒有任何的關係。毀堤放水,他們用不了一兵一卒,卻可以大大的減輕他們正麵的壓力的同時可以有效的大量殺傷我軍,可以起到多少日軍都起不到的作用。”

說到這裏,楊震點了點標示著各部進展的地圖道:“老馬,前線各部隊發來的戰報之中,有一條我不知道你是沒有在意還是忽略了。七師在搶占新萬發這個日軍二十八師團輜重聯隊的物資存放點的時候,曾經在這裏繳獲了大批的橡皮艇以及用木頭捆紮的簡易木筏。”

“從七師上報的繳獲數量來看,其數量足夠一次性運輸日軍兩個步兵聯隊。這說明什麼?隻能說明日軍早就已經準備在戰事不利的時候決堤放水了,以水代兵阻擊我軍部隊南下。否則,他們向扶餘境內運送這麼多的橡皮艇和簡易木筏做什麼?”

“眼下雖然正值汛期,但也用不到在縱深地區的新萬發一線儲備這麼多的橡皮艇和簡易木筏吧。退一萬步,就算他們要強渡北流鬆花江反擊江北,在自己縱深囤積大批的橡皮艇和簡易木筏。但戰鬥已經打成這個樣子了,他們難道就不擔心我們利用這批渡江工具直接南下?”

“鬆花江雖然是東北內陸最大的水係,但是他不是長江,江麵即便是在汛期,也遠比不上長江寬闊的。單純的依靠橡皮艇這樣的簡易工具,即便是在汛期之內,雖然重裝備無法渡江,但是步兵渡江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這一點,日軍應該是很清楚的。”

“最關鍵的是,在新萬發我們隻繳獲了橡皮艇和簡易木筏,卻沒有發現舟橋器材。如果日軍想要北渡反擊我們,他們不會不準備舟橋器材的。否則,即便步兵能夠依賴這些橡皮艇,重裝備卻是不行。沒有了重裝備的火力掩護,日軍想要突破我們的防線,結果他們自己都很清楚。”

“而且我看了之前的戰況進展,日軍抵抗雖然激烈。但是有意無意的,都在盡可能的將我軍吸引到一起。你看現在日軍二十八師團在扶餘境內的殘部,雖然殘存的兵力已經不多,但是目前所處的位置,都是地形相對比較高的地方。”

“隻不過七師在突破扶餘至榆樹的公路後,突然以一部兵力南下搶占新萬發,繳獲了日軍事先準備的逃生工具,恐怕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否則,我想江南的日軍搞不好已經開始炸堤放水了。或是一把火,直接將這些渡河器材燒掉。”

“老馬,日軍之中有著完整的氣象機構,對於天氣的掌握情況要比我們全麵的多。而且在長白山區不僅僅有我們的部隊,也有日軍。對於那裏的氣象資料,以及南源鬆花江上遊以及各個支流的水文資料,他們掌握的隻比我們多,不會比我少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