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2 / 2)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稍有不慎,非但不能達成我們自己的戰略目標,反倒是會給我們自身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所以對於你來說,這個度一定要掌握好。既要牢牢的將日軍的目光吸引在新京以北,又不能造成太大的傷亡,給日軍一個反咬我們一口的機會。”

“當然,如果條件允許,總部會考慮是不是拿下新京。但這個前提是我們能完成我們第一個戰略目標為前提,而且形勢允許的情況之下。不過,你的聲勢造的越打越好。一定要讓關東軍相信,我們此次會戰的主要目標就是新京以及新京以北的產糧區。”

“至於其他的方向,隻是牽製性的行動。所有的攻勢,都是為了分散他們兵力而有意識展開的。將日軍部署在南滿重兵集團的目光給我吸引到新京一線來,減輕西線受到的壓力,保證我們的真實戰略意圖能夠達到。”

“這也是總部為何在戰役發起階段,在新京的正麵和兩翼集中了我們手頭近一半機動兵力,以及六成炮兵和裝甲兵,並將航空兵主要的兵力都用於這個方向的原因。甚至就連西線我們的主要戰略目標方向,都沒有集中這麼多的炮兵和裝甲兵、航空兵。”

“說白了,這次戰役你這個看似主角的戰場,實際上還是一個配角。但雖然是配角,卻是第一配角。而且你這個配角,在一定的程度上卻要擔負主角的戲份。能不能盡快的入戲,就看你自己如何去把握了。我們這出大戲能不能唱的圓滿,你這個配角兼主角的位置很重要。”

當然,楊震話沒有說透。他能說眼下他控製部隊攻擊力度和方向的原因,是為了將眼下還在大洋彼岸隔岸觀火的美國人拽下水?是為了不改變原有的波瀾壯闊的二戰曆史?要是一次性將日本人的血放的太多,使得日本人無力南下,讓美國人就這麼置身事外下去,楊震那裏會心安?

美國人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身份兩麵發財的時間已經太長了,錢也撈的足夠多了,是到了該讓他們放放血的時候了。如果不將美國人拽下水,那對得起美國人在這場席卷全球的戰爭之中撈取的那些沾滿了鮮血的黃金和美元?

自己要是將心裏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恐怕會把眼前這位得力的幹將嚇死。畢竟現在除了自認為天下就沒有人不是他們惹不起的日本人自己之外,誰能百分之百肯定日本人會去主動攻擊美國人?

雖然沒有將原因全部講出來,但楊震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夠多的了。關於此次作戰真實意圖,師一級幹部知道的,除了西線幾個師長之外,目前馬春生是唯一一個。如果不是怕這個家夥膽大包天,直接殺奔著新京去,楊震也不可能和他說這個話。

實際上如果不是長期擔任參謀長,沒有擔任過軍事主官的馬春生,缺乏實際大規模指揮合成部隊的經驗。楊震根本就不會將杜開山在這個時候調到西線去,而是直接將他派往西線去接替王光宇。

經過去年東線作戰大部分的時間由他單獨指揮,在今年上半年一直承擔著輪戰各個部隊的任務,這個家夥現在成熟穩重的多了。早就改掉了原來身上的有些毛躁,隻要感覺到戰機有利就不管不顧的性格。

再加上為人靈活多變,打仗不死板,戰術靈活多變,完全可以獨當一麵。將其放在這個方向上,楊震還是很放心的。但現在西線那裏需要一個擅長山地作戰的指揮員,去接替帶隊迂回的王光宇。加上西線打的結果如何,又是這次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最重要因素。就隻能選派杜開山,這個山地戰經驗相對豐富一些的家夥去。

在王效明和陶淨菲兩個人目前所處的位置都無法調動,劉長順的指揮風格又很不適應現在情況的形勢之下,而自己又要統籌全局,楊震再三猶豫還是選擇了馬春生。固然是看中了這個家夥在戰場上敏銳的嗅覺和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戰術作風。

這個家夥雖然合成指揮大兵團作戰經驗略有不足,但是為人膽大、心細、鬼點子也多,能力也足夠應對眼前的形勢。隻要自己把握住大局,這個家夥在中線這裏還是能有一番作為的。至少在將關東軍的注意力吸引到新京方向的意圖還是能夠達到的。

但是不足的是這個家夥膽子有些過大。如果說原來的杜開山,是給一根竹竿就敢把天捅一個窟窿的話,那麼馬春生就是那種敢把天掀一個個子的人。心思的確細膩,但是與別人不同的是,他的膽子大也正是因為心細,對於戰機的把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