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1 / 2)

聽到齊誌遠斬釘截鐵的話,小劉不敢再爭辯,含著眼淚接過齊誌遠遞過來的手槍、望遠鏡和挎包。將手槍和挎包掛到身上,把身上一直寸步不離的藥箱放到地上後。搖了搖牙轉過身對著身邊的一排長道:“給連長留下最好的一個班,其餘的和我走。”

戰場上沒有多餘的時間猶豫,更沒有那些時間去浪費。知道自己連長一旦下定決心,就很難改變的習慣的一排長也沒有多說什麼,默默的將目前建製還最完成的一班給齊誌遠留下,每個人由留下一個彈匣後,帶著其餘的人跟在小劉的後麵向著距離自己不過十幾米的那條已經塌了一半的戰壕匍匐前進。

齊誌遠沒有轉頭看著自己的部下離開,他將一個犧牲戰士留下的隨著新式步槍一同下發的帆布製作的彈藥攜行裝具穿上,將一排長留下的備用彈匣插進了胸前的彈藥袋裏麵。又隨手檢查了一下手中的步槍。

他沒有將手中已經打光彈藥的彈匣卸下,更換新的彈匣。改為使用身上彈藥攜行裝具之中的橋夾將已經打空的彈匣壓滿。這樣保證了自己一會不用因為身上僅有的兩個彈匣全部打光,現往彈匣裏麵壓子彈耽擱時間。

在換裝新式的自動步槍之後,抗聯原來使用的日式子彈盒和波蘭式的子彈盒已經全部淘汰。眼下使用的是隨著新式步槍一同下發的,由帆布製成的,背心式的新式一體作戰彈藥攜行裝具。

這種攜行裝具裏麵有胸前四個四個彈匣包,背後是兩個彈匣包,可以放置四枚木柄手榴彈的一體袋,以及用帆布水壺袋子。另外,在肋下的位置上還有四個口袋。這四個口袋裏麵放置用原來七九步槍使用的橋夾改製成的五發彈夾四個,以及急救包兩個。

而幹部、戰士平時使用的帆布腰帶,可以穿在攜行具內預留的內環。戰時,將這種單兵彈藥攜行裝具往身上一套,腰帶一扣就完全可以了,相當的簡單。不用像以前那樣,將手榴彈包、水壺等一件件的往身上套。而且除了挎包之外,別的東西基本上全部都可以掛在這種單兵攜行裝具上。

原有的攜行裝具穿著的時候費時不說,使用的時候還極為不方便。使用這種新式帆布裝具後,最起碼戰士不用在喝水的時候,還得解開腰帶一件件的往下拿才能喝到水。而且製造這種攜行裝具的帆布,根據地內的產量很大,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至於之所以在使用可拆卸彈匣的情況之下,還配備了使用這種手動步槍使用的橋夾。就是因為戰場上彈匣的損失量很大,使用這種橋夾利用這種步槍的獨特設計,可以在不拆卸彈匣的情況之下,連續四次向槍膛裏麵壓子彈,就可以將彈匣裝滿。

這樣可以保證戰士在戰時,身上攜帶的彈藥達到一百六十發子彈、四枚手榴彈。大大的增強了步兵在戰時的持續作戰時間。齊誌遠現在做的就是將四個彈夾上的子彈,壓進步槍上已經打光了子彈的彈匣之中。

做完這一切後,齊誌遠轉過頭對身邊留下的戰士和重傷員道:“將無人使用的武器全部用手榴彈炸掉。班用機槍除了留下一挺配合連直屬機槍擔任火力掩護之外,其餘的也全部炸掉。步談機,澆上煤油連同密語本子一起燒掉。老子今天不過了。”

“機槍手,將機槍交給不能行動的重傷員掩護。其餘的人打開刺刀,我們一起向鬼子發起反擊,製造準備我們突圍的假象。一定要為突襲日軍炮兵陣地的同誌們,盡可能多爭取一些時間。”

作為一個基層帶兵人,齊誌遠曆來都是雷厲風行。快言快語的布置完畢,微微向著那片可能藏有日軍重要目標的亂墳崗子方向看了一眼之後,端起手中的自動步槍迎著又衝上來的日軍第一個衝了出去。

而在戰場之上,上級的行動無疑就是最好的號令。齊誌遠帶頭衝了出去,在他身後僅有的一個班戰士,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端著已經打開刺刀的步槍,全部跟在齊誌遠的身邊衝了出去,沒有一個人退縮。

當然齊誌遠也清楚,憑借自己手頭上僅有的這個步兵班要是和鬼子打肉搏戰,在兵力對比至少十比一的情況之下,恐怕連十分鍾都堅持不下來。新式的自動步槍雖然射速快,但槍身卻比日軍裝備的三八式短的多。即便是與關內部隊裝備的中正式步槍相比,也短的多。

拚刺刀這種戰術,就像古代冷兵器對決一樣。也講究的是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用這種火力足夠,但是槍身過短的步槍去與槍身又細又長,僅僅刺刀就有半米長的三八式拚刺刀,很容易吃虧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