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1 / 2)

齊誌遠相信要是在戰場之上打一場防禦或是攻堅作戰,作為二十七團拳頭連隊的六連絕對不會含糊,更不會輸給九師的任何一個連隊。但是要是搞這種敵後偵察與破壞,就非六連這種純粹的步兵連所長了。尤其還是夜間進行這種孤軍深入的戰鬥,對於自己的六連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考驗。

就在齊誌遠多少有些緊張自己部隊能不能完成團長交給的任務的時候,那邊由副連長帶隊的佯動部隊已經展開行動。伴隨著一聲聲炸藥索在雷區爆炸引起的劇烈爆炸聲,以及地雷殉爆的時候,一聲聲清脆的爆炸聲。在齊誌遠潛伏北麵七百米的距離,同一時間之內響起了密集的槍炮聲。

日軍不是傻子,雷區響起的爆炸聲,他們馬上便明白是有人在采取爆破掃雷的手段要打通雷區。便不顧一切的使用火力,試圖阻擊他們對麵的攻擊部隊下一步後續掃雷行動,同時封鎖住對手采取爆破手段打開的通道。

畢竟作為一個寬達五十米的雷區,不是一根炸藥索就能夠打開一條足夠寬通道的。即便是一個連級的攻擊通道,也要五米寬的通道才算安全。而一根炸藥索,最多隻能摧毀三米寬的距離。對於日軍來說,當麵的對手後續排雷的行動肯定還會進行。

這邊日軍的機槍、擲彈筒和迫擊炮一打響,那邊由六連指導員指揮的火力掩護組同樣以密集的火力,拚命的壓製日軍的火力。兩挺大口徑的機槍,還有三挺連屬通用機槍拚命的射擊,掩護前麵部隊的爆破行動。各種口徑的子彈,在夜空之中來回穿梭形成了一條條美麗的彈道。讓平靜下來還不到幾個小時的戰場,再一次喧囂起來。

聽到北麵的爆炸聲以及密集的槍炮聲,齊誌遠沒有任何的猶豫。一揮手,率先帶隊匍匐進入日軍的雷區,開始以最快的速度排雷。他知道,北麵佯動部隊給自己爭取的時間,不會太多。日軍不是那種就連對手的攻擊部隊多少還判斷不出來的傻子。一旦佯動被識破,自己就再也沒有可能會悄無聲息的滲透進日軍的陣地。

當進入雷區之後,齊誌遠卻是有些幸運的發現日軍的雷區實際布置的寬度並沒有比自己預想的要寬,密度也遠沒有自己想象的大。雷區的實際寬度,隻有三十米左右。剩下的部分,隻是日軍利用一些罐頭盒或是刷上油漆的木頭塊製作的假貨而已。

雷區的實際寬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寬。密度也沒有自己看起來的那麼大,對於齊誌遠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而當麵的日軍也明顯被北麵的槍炮聲給吸引了過去,除了偶爾用明顯位於縱深處的機槍向這個方向掃射一下之外,並未對這邊給予太多的關注。

見到日軍的注意力被副連長那邊的佯動吸引過去,齊誌遠沒有絲毫才遲疑的向後手一揮,示意跟在自己身後的幾個班長立即開始排雷。而他自己則率先拿起就地取材,從戰死的日軍步槍上卸下來的三零式刺刀開始排雷。

他使用的這個工具,要是讓之前一直缺槍少彈的關內部隊,看到了還不知道怎麼心疼,罵他敗家子。你排雷就排雷,用刺刀排雷也正常。可你幹嘛非要將一把好好的刺刀弄斷?不僅僅是他,在他身後的幾個班長人手一把為了方便折斷的三零式刺刀。

眼下的齊誌遠可沒有心情去顧忌遠在千裏之外的關內部隊,在見到他手中這支排雷工具有什麼想法。對於他來說,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雷區,滲透進日軍的陣地。找到白天給自己部隊帶來嚴重威脅的那兩個炮兵陣地,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其實之前日軍除了一種九三式反坦克地雷之外,極少裝備普通步兵使用的地雷。相對於地雷來說,在中國戰場上處於防禦作戰的時候,日軍更喜歡使用的是毒氣。盡管在作戰之中沒有少吃抗聯地雷的虧,但日軍仍舊固執的沒有裝備這種效費比比較高的防禦武器。

但在今年上半年的滲透於反滲透作戰,吃了不小虧日軍為了阻擋對手無孔不入的滲透戰。依照繳獲的抗聯地雷為原型,利用其在奉天的兵工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仿製了一批反步兵地雷,下發給前線各個師團。

不過由於日軍一貫不重視地雷在防禦作戰中的使用,雖說迫於戰況而仿製生產了一批,但總體上仿製的數量並不多。分配給第七師團地雷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下發給二十八聯隊的數量就更少了。

對於防禦線寬度達到幾公裏來說的二十八聯隊來說,上司發放的那點地雷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尤其是經過白天作戰損耗後,到了傍晚更是已經所剩無幾。要想部署到足夠寬度的雷區,二十八聯隊手頭的那點地雷儲備還差的很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