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2 / 2)

楊震返回佳木斯之後,除了時刻關注著蘇德戰場上的戰局變化之外,便開始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最後準備。在接受了王光宇的意見後,原來一直動作極其隱蔽的陳翰章所部作風明顯一變,大張旗鼓的向西調動。

而其他的王效明、陶淨非、杜開山所部的調動,也采取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相結合的方式,盡可能的讓日軍摸不清主攻方向。因為楊震很清楚,無論在隱蔽的調動行動,也無法真正徹底的隱瞞住情報收集能力極強的日軍。

先不說雙方對峙的前沿陣地,雙方的滲透和偵察行動,自去年夏季作戰全部結束之後,始終一刻也沒有終止過。單就日軍極強的情報收集能力,各個部隊的調動行動也無法全部瞞過他們幾乎無處不在的賊眼。

楊震從來就不相信任何的地方,都會建成密不透風的鐵板一塊。尤其在根據地麵積現在已經相當廣大的情況之下,根據地內無論是日軍遺留的間諜網,還是新建立的間諜網絡,都很難徹底的打掃幹淨。尤其像這種大規模的軍事調動,無論做的再隱蔽也會引起日軍的注意力。

要想徹底的瞞過日軍,單靠戰術上的各種隱蔽措施是不可能的。還要在調動之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日軍摸不清自己真實的戰略意圖,為戰役發起創造最大的條件才是最關鍵的。但徹底的清除掉根據地內日軍的間諜網,也是重中之重。

早從部隊開始調動,為了保證盡可能的隱蔽真實的戰略意圖。東北軍區社會部與情報部,在總部三部的配合之下,配合總部的對各部隊的調動行動。同時,對根據地內現存的日偽間諜網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在社會部傾盡全力的打擊之下,的確破獲了日軍在根據地內的數個間諜網。但是結果,卻是讓所有的人都大吃一驚。

僅僅在部隊調動開始之後,社會部就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甚至佳木斯截獲了大量的電報。並順藤摸瓜,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破獲了相當一部分的日軍秘密情報機構。從破譯的電報來看,抗聯的軍事調動已經被日軍所察覺。

雖然通過截獲的電報,暫時還無法判斷出日軍究竟有沒有上當。不過從日軍情報部門給這些間諜網的回複來看,日軍明顯加強了對中線的防禦力量。但盡管迷惑行動,至少在現在來看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此次肅清行動的結果,卻是讓楊震很生氣,社會部很尷尬。

如果說齊齊哈爾和哈爾濱有日軍可能遺留下來的秘密電台,楊震並沒有感覺到意外的話。但是居然在被社會部已經反複清理過無數次佳木斯,也發現日軍的秘密情報點並發現了秘密電台,卻是讓楊震相當的吃驚。

而且從社會部的報告上來看,位於佳木斯的這幾個日軍情報點,除了一個是隱藏多年,因為一直沒有行動而沒有暴露的之外。其餘的三個情報點居然是日軍去年在夏季會戰發起之前,新安插在佳木斯的。

與解放時間不長的哈爾濱與齊齊哈爾相比,作為老根據地,也是抗聯控製最早的一座大城市的佳木斯,居然被日軍安插進了新的情報收集力量,這一點是楊震無論如何也不能及接受的。

根據地的幾座大城市之中,控製最嚴密的佳木斯能被日軍安插新的情報收集點,也就意味著去年的日軍在根據地內建立了一條秘密的交通線。而且從起獲的物資來看,這條交通線不僅有效,而且規模也會不小。

而且日軍居然能在短時間之內恢複在根據地內的情報收集工作,甚至還建立起這樣的一張規模甚至可以稱之為龐大的新間諜網,甚至其中很有可能還會有抗聯內部的人為其他們提供掩護,甚至是保護傘。

否則人員進入根據地雖說相對較為簡單一些,但是大功率電台,還有因為佳木斯電力控製而運進來的汽油發電機,以及供應這些發電機使用的汽油,是很難運進被抗聯嚴密控製的佳木斯的。

而且就算是人員進入根據地比較容易,但是想要在戶籍管理極為嚴密的佳木斯長期居留,沒有人掩護也是基本上不可能的。現在的楊震除了對日軍能如此之快修複情報網,感到吃驚之外。更多的是擔心自己內部有人被日軍策反,為潛入根據地的日軍間諜網提供掩護。

更讓楊震吃驚的是,在社會部破獲的日軍幾個間諜網中繳獲的情報之中,除了一些各個部隊在調動時候,有意識的泄漏出去的情報,以及日軍間諜網自己收集的情報之外。甚至有即便是在抗聯內部也屬於機密的重裝備部署與調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