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杠(1 / 2)

楊震的話音剛剛落下,李延平還沒有來得及回答,門外卻傳來了袁芷若特有的敲門聲。聽到門外的敲門聲,知道這應該是那兩個家夥商議出一個結果的楊震轉過頭,對著李延平笑道:“老李走,咱們一起去見見這兩個家夥。”

說到這裏,楊震頓了一下笑道:“唉,別說敲竹杠的感覺真是太他媽的好了。以前咱們老是被他們敲竹杠,都快成他們的慣例了。這次好不容易逮到機會報複他們一下,我可是要好好的宰他們一筆。”

“就是可惜這兩個家夥做不了太大的主,即便是他們同意還要莫斯科批準。嗬嗬,莫斯科的那幫家夥,可不比那個蘇軍少將好糊弄。不過從他們手中搞到幾千萬發彈藥,我想還是可以的。”

聽到楊震的話,再看看這個家夥一副饞貓偷到葷腥的表情,李延平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談判這麼嚴肅的事情,居然被這個家夥給惡搞成敲竹杠。隻是可笑歸可笑,但李延平對於楊震的邀請卻是搖了搖頭。

李延平指了指桌子上的一堆文件道:“惡人還真的需要惡人製。和他們磨牙的事情還是你這個惡人出麵吧。至於我這個老實人,還是消消停停完成我眼前的這堆工作吧。與他們打嘴巴官司,我可沒有那兩下子。”

“現在整個大興安嶺以西,已經成為我們根據地的一部分。是就地擴編嫩江軍區,還是重新組建新的軍區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幹部的調整我這裏至少要先拿出一個預案來,以便盡快上交常委會討論。所以現在,我可沒有時間去看你耍猴。”

對於李延平的拒絕,楊震擺了擺手沒有在意的走了。原本楊震讓李延平與自己同去,是準備一個唱紅臉的,一個唱白臉的。但李延平說的也沒有錯,大興安嶺以西這一片新根據地可謂是百廢待興。

而調配的幹部能否得力,又是新根據地能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穩定下來的重中之重。大興安嶺以西地區,是蒙古族在東北的主要聚居地區,這民族工作更是千頭萬緒。能不能選拔一批優秀而且適應能力強幹部到那裏工作,直接關係的這片新根據地的穩定。

尤其在某些方麵眼下明著來是不敢了,但暗中搗鬼是絕對不會少的。楊震可是知道一直到後世,這個所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明著不敢,但是暗中卻一直都在找著中國的麻煩。隻是由於多方麵原因,尤其在內蒙地區的漢人數量,遠遠超過外蒙。所謂的蒙獨勢力在內蒙古一直沒有搞起來而已……

不過新疆地區,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可是被他們配合蘇聯人折騰的很厲害。所謂的蒙古人民軍的軍事顧問,在某些勢力之中很是不在少數。所以選派得力幹部到大興安嶺以西的新區工作,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這和蘇聯人磨牙,誰知道多長時間才能搞定他們。這次雖說是蘇聯人著急,進度應該能快一些。但自己新根據地能不能在最短的時間穩定住,更是抗聯的重中之重。這事情可是耽擱不得的。所以對於李延平的拒絕,楊震倒也沒有在意。

而在他的身後看著楊震走時,後腦勺隱隱出現的白發,李延平搖了搖頭。如今的抗聯能從當初各自為戰的三路軍相加到一起,也不過糧彈兩缺,被日軍圍剿的隻能隱蔽在深山老林中苦苦支撐的三兩千人。

發展到眼下幾十萬大軍,飛機、重炮、坦克齊全,還擁有了幾座大城市的這麼一片的根據地的規模。別人認為他是好運氣,一出山就撿了一個大洋落。又與蘇聯隻有一江之隔,蘇聯人這好東西可沒有少給。在很多人眼中發展起來正常,發展不起來才不正常。

又有誰知道,這其中滲透了這個年輕人多少的心血。自己沒有能力生產,單靠繳獲的日軍儲備物資,又能維持多少時間?抗聯如今能有眼下的規模,傻子都知道單靠繳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的確,抗聯能走到今天,蘇聯人的援助功不可沒。可這蘇聯人給的那些裝備中每一支步槍、每一門火炮、每一輛坦克,有哪一樣是白給的?這世界上沒有白得的午餐,甚至每一粒子彈都是與蘇聯人經過無數遍的反複勾心鬥角後才換來的?

而北滿的實際情況,又與關內的各大根據地無法相比。地廣人稀不說,論起群眾基礎遠遠無法與關內相比。日軍的統治,也要比關內嚴密的多。原本就不多的基層組織,在關東軍以及偽組織的破壞之下,更是已經殘缺不全,甚至大部分的地區還是一片的空白。

部隊能在這種險惡的大環境之下,發展壯大到如此的地步,打下這麼廣大的一片天地,作為領頭人楊震付出的心血無疑是巨大的。自己已經三十八歲,在這個歲數上有白頭發不稀奇。可楊震今年才二十八歲不到,卻已經是半頭白發。而那半頭白發,究竟是為什麼白的,全軍上下沒有一個人不知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