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當著真人不說假話(1 / 2)

不僅蒙古高層拒絕了下麵的救援建議,就連實際上控製了蒙古人民軍的駐蒙蘇軍上層,也擔心自己受到所謂的蒙古人民革命黨那個領袖鼓動,搞出來的這次擅自行動,會引起日蘇兩國全麵戰爭。所以對於蒙古高層的行為,采取了默認的態度,並采納了他們建議。

但這件事情從表麵上看,問題是出在蒙古的高層之中。盡管首先提出趁著日軍南撤,整個興安北省在抗聯進駐之前已經成為無人防守之地的難得機會,趁虛搶占興安北省的是所謂的蒙古高層。

以及為了盡量避免與日軍的直接衝突,對待日軍屠城的舉動,采取坐視不管的想法,都是那些蒙古人民領袖首先提出來,並強烈要求實施的。在這些所謂內心之中包含著強烈統一願望的蒙古領袖心中,隻要日本人被擊敗,虛弱的中國人是沒有膽子敢反對蘇聯的。

甚至在那些蒙古人民革命黨領袖的腦海之中,在如果有可能的情況之下,甚至還要將勢力向東擴充到興安東省,或是向南擴充到興安南、興安西兩省。以實現他們將所有原來中國領土上所有蒙古人聚居的地方,都合並成為一個統一所謂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願望和野心。

表麵上看問題是出在蒙古領袖的身上,但實際上很多問題的根子,都在駐蒙蘇軍上層身上。這一點,科瓦廖夫很清楚的。畢竟蒙古軍隊的實權,都掌握在由駐蒙蘇軍司令部直接指揮的大大小小的蘇軍顧問手中。

沒有駐蒙蘇軍司令的點頭,這支所謂的蒙古人民軍連一個營都無法調動,更別提此次可謂是傾巢出動東進。而且駐蒙蘇軍司令部要是在海拉爾屠城的時候,哪怕隻是稍點一下頭,做出一些象征性的舉動,事情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不可挽回的地步。

至少自己的談判的時候,也不至於陷入如此的被動。隻是有些問題,科瓦廖夫打死也不會說出來。要是真的說出來,那恐怕倒黴的就是自己了。就算那位領袖不追究,軍方也不會放過自己的。

即便蒙古人的這個想法是怎麼實施的,無論是莫斯科還是自己,甚至包括眼前的這個即是盟友,但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對手的家夥,恐怕也心裏很清楚。以科瓦廖夫對眼前這個家夥的了解,他不可能不清楚其中的貓膩。

在心裏又咒罵了一萬遍,那個在肅反期間利用大量的高級指揮員被肅反的機會,坐著火箭爬上來。兩年前還不過是一個區區的中校作戰參謀,現在卻已經是蘇軍駐蒙古集群少將司令員,惹了事情卻讓自己擦屁股的家夥之後,科瓦廖夫還得麵對眼前的現實。

無可奈何歸無可奈何,但有些事情該解決也得解決。猶豫了一下之後,科瓦廖夫看了看麵無表情的楊震道:“楊震同誌,就算蒙古人民軍有見死不救的行為,但是畢竟屠殺海拉爾居民的是日本軍隊,而不是蒙古同誌。”

“而且蒙古人民軍是一直紀律嚴明的部隊,他們即便是了解到日軍有屠城的舉動,但是要采取必要的軍事行動也要請示上級。等上級判斷完畢形勢,在批準他們下一步的行動,這一來一往,是需要時間的。所以說,見死不救這件事情不見得是你想象的那樣。”

“楊震同誌,你也是一名軍人。你總不該希望你的部下經常頭腦發熱,不顧上級的指示擅自行動吧。你更應該清楚,這樣的軍隊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蒙古人民軍不是盛行下克上的日本關東軍。一切行動要服從上級的指揮,這是這支軍隊從組建那天起就一直嚴格執行的紀律。

“所以這件事情上,他們的確與一些錯誤,但是所有的事情不能都怪到蒙古同誌身上吧?況且,這些蒙古同誌進入興安北地區,是協助你們解放自己的同胞。即便是其中有一些認識上的矛盾,但不是不能解決的。”

“楊震同誌,我希望你還是冷靜的考慮一下我們今天的談話。我不希望我們之間的友誼,因為這種小事情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害。作為你們的老朋友,我真的不希望我們因為此事僵持下去的。”

“作為一個老朋友,我希望你能考慮好後果。我希望你不要忘記蘇聯黨和人民,給予你們的幫助。還有,如果真的這麼僵持下去,你們能不能承擔與莫斯科交惡的後果。你要知道,現在你們還需要我們的援助。”

對於科瓦廖夫的這些話,楊震皺了皺眉頭道:“科瓦廖夫同誌,我是不是可以認為這是你們給予我或是我們抗聯的最後通牒?如果我們不立即釋放這些戰俘,你們會采取一些報複性的措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