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1 / 2)

在此次戰鬥之中五師的指揮員采取了抗聯的標誌性戰術。四百米射程之內的敵軍交給班屬自動步槍和輕機槍。四百米步兵火力射程之外的,交給了連屬通用機槍和平射的營屬十二點七毫米毫米高射機槍,以及六十毫米迫擊炮負責。對後麵其後續部隊的火力壓製,則交給營團屬迫擊炮和師屬山野炮負責。

五師現在已經完成換裝,全師上下清一色的自動火器。步兵裝備的是清一色的二十發彈匣的八一式自動步槍,裝備了彈鼓的八一式班用輕機槍,仿製後世PK通用機槍的八一式通用機槍。其步兵的火力密集度,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的所有軍隊。

這個已經淘汰了所有手動步槍的現在的抗聯主力師,其一個班的火力密度幾乎與過去的一個步兵連相當。即便是這個時代步兵裝備最精良,但編製內隻有一挺通用機槍,其餘的還是手動步槍的德軍,在火力密度上也遠不是對手。這些自動武器,在五師的陣地之前,組成了一道密集的火網,不斷的吞噬著一切敢於進犯的敵軍。

這些原本楊震準備用來對付那些連畜生都不如的小鬼子的武器,卻沒有想到首先第一個嚐試的居然是抗聯的所謂盟友。至少表麵上,抗聯和這個蒙古人民共和國勉強還算是一個盟友。隻是之前沒有直接接觸過而已。

雖說抗聯一直使用蒙古境內的機場作為中轉基地,但出麵的都是蘇聯人。那些機場也都是蘇聯人的航空兵基地。抗聯無論是之前在蒙古培訓的飛行員,還是後來派駐的聯絡人員,從來沒有與這些蒙古人接觸過。當然蘇聯人也嚴謹抗聯人員,與蒙古人接觸。

但畢竟至少現在大家還算不上敵人。盡管楊震不想承認,但除非他想要與蘇聯徹底翻臉的風險,否則也隻能打落牙齒和血吞。默認這些原本在他眼中的分裂分子,作為自己的盟友對待。楊震原來壓根就沒有想到,這些自己設計出來的精良武器會在自己這個所謂的盟友身上,首先得到應用。

而麵對著清一色自動火器的抗聯,那些舉著上了刺刀之後,比自己個子還高的莫辛納幹步槍,排著整齊散兵線的蒙古軍隊攻勢,就猶如一道道海浪在堅硬的大堤上撞得粉碎。其由人浪組成的攻勢,以及同樣脫節的步炮協同戰術,在密集的火網麵前幾乎沒有給防禦部隊帶來多少威脅。

其裝備的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和馬克沁M一九一零式水冷重機槍,完全不是八一式通用機槍和平射的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的對手。戰鬥打響沒有多長時間就被壓製的死死的,根本發揮不了任何的作用。

掩護進攻的輕重迫擊炮和野炮,在炮戰之中因為射擊精度差、反應速度過慢,加上在戰鬥之中從未轉移過炮位而大落下風。其掩護進攻的一個野炮營的十二門蘇製七十六毫米野炮,一次便被五師的炮兵擊毀過半。

這些蒙軍的精銳,其精神倒是極為可嘉。其一排排的散兵線,猶如一道道波浪一般。第一個波次的衝鋒被打垮了,第二個波次沒有任何的停頓,馬上就跟著衝上來。第二個波次的衝鋒被打垮,後續的部隊馬上跟進。

十多條散兵線,隻有一條沒有被打垮就繼續進攻。步兵部隊的衝鋒被打垮了,騎兵馬上揮舞著馬刀跟進繼續衝鋒。但他們采取的這種戰術,除了顯示出這些人很勇敢、很不怕死,將場麵弄的很激烈、很悲壯之外,卻是沒有任何的用處。

火力對射完全處於下風,戰術又過於呆板,這些蒙古軍隊的攻勢注定是徒勞無功而付出的代價又是慘重的。其排出的十幾條散兵線,在相對較為狹小的正麵,成排成排的被五師打出的密集子彈和雨點一般的迫擊炮彈、無後坐力炮,還有火箭筒打出的殺傷爆破榴彈掃倒。

尤其是部署在正麵的六挺營屬十二點七毫米平射的高射機槍,以及十二挺八一式通用機槍,給其帶來了巨大的傷亡。整個戰場第一天的戰鬥結束後,整個戰場上到處橫七豎八的都是蒙古士兵和他們戰馬的屍體。

第一天的進攻作戰之中,蒙古軍隊後調上來的一個步兵團和一個騎兵團,兩個完整的團在一天之內便被徹底的打垮。打到最後甚至五師的部隊,都感覺到自己不是在作戰而是在屠殺一樣。

而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第一天攻擊就投入了精華的蒙古軍隊,卻是隻向五師的縱深突進了三公裏還不到。而且其攻占的一線陣地和縱深陣地的幾個突出點在傍晚時分,五師十三團僅僅組織了兩次連級規模的反擊,便全部的收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