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1 / 2)

說到這裏,王光宇看了看西麵的大興安嶺群山,卻搖了搖頭道:“而沿濱州鐵路開進的四師,那邊的交通環境雖然略好一些。但日軍在撤退之前,沿濱州鐵路沿線布設了大量的地雷。不排除地雷,火車根本就無法運行。如果邊排雷、邊開進,恐怕速度還要慢於一師。”

“我們本來起步就晚於日軍二十三師團,在眼下各部隊行動又皆受交通限製的情況之下,恐怕再難追上二十三師團了。我們現在的裝備是越來越好了,但是對道路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了。”

“一號,二十三師團都不用撤到王爺廟,隻要到阿爾山地區,就可以上火車直接向洮安撤退。那裏有白阿鐵路線,可以很方便他們撤退的。而且以目前二十三師團的撤退速度來看,他們最遲兩天之後,就可以抵達阿爾山一線。”

“對於我們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空中優勢,盡可能的在其撤退的時候給予其最大的殺傷。但要想將他們徹底的留下來,除非我們將會戰的時間提前全線出擊。否則,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跑掉。”

說到這裏,王光宇沉默了一下,望了望海拉爾的北方道:“一號,最關鍵的是北麵。我們現在已經查清楚,進入興安北的蒙古軍隊為其原與日軍對峙的裝甲騎兵第六師主力以及第八騎兵師的一部分。”

“其兵力配屬裝甲車一個營,三個騎兵團一個步兵團,外加一個野炮營和一個重迫擊炮營。該師師長為丹韃爾,政委為白翟。總兵力在七千人左右,裝備有八十二毫米迫擊炮十八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以及老式的蘇製七十六毫米野炮各六門。”

“步兵裝備輕機槍七十二挺,重機槍十二挺,其餘的都是莫辛納幹式步騎槍。其建製雖然是師,而且部隊的編製和裝備也全部采取蘇式,但火力和兵力與蘇軍同建製部隊相比,隻有蘇軍的一個團左右。與偽滿軍相比,除了炮兵數量超過之外,其餘的裝備與偽滿軍相比略有不足。”

“另外這個所謂的蒙古軍隊的東部集群,還有配備了十七輛蘇製BA二十裝甲車。與日軍裝備的九四式輕型坦克相比,裝甲薄厚差不多,火力略微勝出,但機動性能略差。但其乘員的訓練程度與日軍戰車組相比,差的太多。這些蒙古軍隊由所謂的蒙古人民軍副總司令兼東部集群司令員,勒霍格瓦蘇倫少將統一指揮。”

“在發現當麵的日軍第二十三師團撤退後,他們利用日軍兵力收縮的機會,搶在我軍之前,沿呼倫湖北岸從中蘇蒙三國交界處進入我國境內。先後搶占邊境重地滿洲裏、西烏珠爾、巴彥查幹。並沿著海拉爾河北岸,向我縱深興安嶺一線推進。”

“一號如果不能解決掉這股不知道暗藏什麼心機的軍隊,我軍也無法全力南下追殲日軍二十三師團。蒙古軍隊的戰鬥力雖然不高,重武器隻有山炮和迫擊炮,但清一色的蘇式裝備。而且以騎兵為主,機動力極強。”

“不過這些所謂的蒙古人民軍的戰鬥力,實際差的很。與他們的老祖宗相比,簡直可以說丟光了他們的老祖宗的臉。虧他們還口口聲聲號稱成吉思汗的子孫,真不知道他們怎麼還有臉提出來。”

“他們戰鬥力以及作戰技能不要說與日軍相比,就是與偽滿軍相比,還差的很多。其戰術運用極其死板、僵硬,除了正麵死打硬拚之外,幾乎不會別的。其部隊的反應速度,幾乎可以用緩慢來形容。”

“他們的野炮兵營,從展開到投入戰鬥,居然足足耗時了兩個多小時,其炮兵工事還沒有構築完成。這在我們的部隊之中,幾乎是不敢想象的。甚至我們的騎兵已經衝到了他們的當麵,他們還沒有打出一發炮彈。”

“我騎兵一旅在前次戰鬥之中,曾經使用手榴彈和火箭筒摧毀了十七輛裝甲車中的五輛,並繳獲了其中的兩輛。以及三門野炮和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另外還繳獲了大批的彈藥。但他們隨即又調來九輛火力更強一些的BA六裝甲車和兩輛T二六坦克。”

“雖然第一次交手,我們取得了勝利。但兵力不足,卻成為我們最致命的傷。如今海拉爾河北岸,幾乎所有的製高點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形勢對我們可是相當的不利。他們不僅派出騎兵集群向我們的背後包抄,還動用少量的航空兵向我們示威。有這麼心懷叵測的一支軍隊在我們身後,猶如芒刺在背啊。”

“一旦我們在與日軍作戰的時候,這支軍隊趁勢搶占我們身後的各個要點,或是繼續向東推進搶占我們的領土,我們將顧此失彼。不僅無法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對日軍的圍殲上,還要擔心國土被他們蠶食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