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關重要(2 / 2)

想到這裏,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站起身來道:“一號,您的想法我們都明白了。請您放心,就算真的將整個直屬偵察旅都拚光了,我們也要將這批設備給弄回來。我們這就回去製定一個行動計劃,然後上報給您。如果您同意,我們馬上就可以開始執行。”

兩個人走後,楊震看著桌子上的照片和情報,卻是皺了皺眉頭。新貨幣推行不暢,嚴重製約了根據地內的經濟發展。給根據地的財政帶來很大的壓力。原本以為袁父親自出麵,人民幣的推行會順利很多。

但是他沒有想到,盡管在袁芷若的父親協助之下,東北局和東北工委發行的人民幣在新區,尤其是哈爾濱與齊齊哈爾這樣的大城市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接下來的推行,依舊是困難重重。

老百姓對於這些用來兌換偽滿幣的人民幣,歡迎程度依舊沒有本質的提高。甚至還沒有同樣控製在日本人手中的朝鮮銀行,發行的朝鮮銀行劵受歡迎。表麵上雖然不敢拒收,但私下裏麵卻沒有人認可。

當時袁家在配合人民幣在哈爾濱發行的時候,如果不是袁父親自出麵擔保,恐怕他那幾個以人民幣發薪金的工廠,就被憤怒的工人給砸了。即便是袁父出麵壓下了此事,但如果始終推行不開的話,恐怕早晚要出大亂子。

除了這種貨幣流通性能因為日軍的封鎖,出了根據地就沒有人認,而造成的流通性能差之外。貨幣本身的質量問題,也讓老百姓內心疑慮重重。盡管為了穩定物價,東北工委規定人民幣與偽滿貨幣一比一兌換,並嚴格的控製人民幣的發行量。

但在實際流通上,十元人民幣都換不了一偽滿幣。而且相當多的商家,寧願收在九一八事變之後,早已經停止流通的奉小洋、隻在南滿流通的朝鮮銀行劵,也不願意收人民幣。甚至還因為印刷簡單、仿造容易,市麵上已經出現了假幣。

麵對這種情況,主管東北經濟工作的李延祿簡直是一籌莫展。除非強行收兌偽滿貨幣,否則人民幣在偽滿幣的打壓之下,很難在幾個大城市真正的站住腳。但強行收兌,又容易引起物價膨脹,對根據地內本就脆弱的經濟將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袁父說的並沒有錯,這種采取了石印技術,以及佳木斯產的桑質紙印刷的貨幣外表粗糙、紙質低劣,而且極為不耐磨。與印刷相對精美的多的偽滿貨幣相比,用粗製濫造形容一點都不過分。老百姓拿著這種與廢紙一樣的貨幣,心裏要是真的能接受就有鬼了。

當時發行的時候,這批由楊震設計,郭邴勳親自雕刻出來的人民幣,圖案雖然比較精美。但是由於印刷的時候,采取的技術太為落後,使得看起來粗製濫造。再加上流通範圍不大,出了根據地就沒有人認,所以在佳木斯推行的時候就很吃力。等到了哈爾濱這種商埠為主的城市,就更加沒有人願意接受。

如果要想在根據地內加大推行人民幣,除了要讓老百姓相信抗聯最終將會戰勝日軍之外,改進貨幣印刷質量,讓老百姓相信這種貨幣與之前軍閥為了聚斂財富而發行的那些貨幣是兩種概念。

能不能取得這批偽滿專門用來印刷鈔票的機器設備,對今後改進人民幣的質量,建立老百姓對人民幣的信心極為重要。而老百姓能不能真正的接受人民幣,將偽滿貨幣徹底的驅逐出根據地,將直接影響到今後根據地的經濟穩固與否。

李延祿曾經考慮過委托江北印刷一批人民幣,但因為江北要價太高,而且拒絕技術轉讓,使得擔心貨幣安全的李延祿遲遲不敢同意。無奈之下,隻能向江北購買一批印刷貨幣的紙張,希望能在短期之內解決人民幣過於粗製濫造的情況。但印刷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總歸還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紙張和油墨的問題,倒是好解決。在攻占哈爾濱後,繳獲了一個日本人的造紙廠。在利用廠內的原有生產的專門供應關東軍司令部使用高檔紙張技術後,經過苦心鑽研,已經試製出了與江北進口的紙張質量相差無幾的產品。油墨的問題也可以通過進口,以及自己研究來解決。

但印刷的問題,卻因為工藝和設備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尤其是設備的問題,幾乎已經成了扼製人民幣提高質量的關鍵因素。而石印的技術太過簡單,這種技術印刷出來的鈔票,根本無法解決防偽的問題不說,整體上依舊無法擺脫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