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1 / 2)

說到這裏,楊震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決定將實情都說出來。盡管這些多少有些意味著顯擺,但楊震知道,隻有將全部實情都說出來,才會更能打動老人。尤其是在目前根據地內全部實行免費義務教育製的事情,絕對會被打動的。

“老爺子,一發七五山炮彈就相當於一個中農的家產。一挺重機槍一個戰役打出去的子彈,頂的上幾十個村屯一年的所有收入了。一場戰役打下來,足夠讓按照偽滿地方行政建製,一個省的財政破產了。”

“現在的戰爭可不是那種單靠步槍和少量大炮就能打的起的,是全方位立體化的戰爭。在武裝到牙齒的敵軍麵前,我們不能讓我們的戰士隻拿著步槍和手榴彈去和敵人拚。我們也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可以消耗。”

“雖然不能說在裝備上完全的超過日軍,為了盡量縮小與敵人在裝備上的差距,讓我們的戰士少流一些的血。我們隻能盡最大的努力,去發展我們自己的軍工事業。老爺子,您也是搞實業的,應該明白建設一批現代化軍工廠所耗費的資金幾乎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巨額的資金消耗麵前,我們在辦很多事情的時候,都是有心而無力。明知道部隊急需擴編,但每次部隊擴編都猶豫再三。除了北滿本地兵源並不充足之外,最大的擔心生怕把根據地脆弱的財政給弄垮了。”

“在根據地財源奇缺,收入遠遠無法彌補支出。又不能學當年軍閥為了斂財,而刮地三尺的情況之下,重新尋找財源已經成為最為緊迫的事情。否則,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通貨膨脹幾乎是早晚的事情。”

“尤其我們在根據地實行了全部免費,不分男女的強製義務教育製。所有學生,除了需要交納少量的糧食以及個人的被服之外,所有受得九年的教育中產生的費用,全部由我們統一負擔。如果考上高中與大學,依舊不收取一分錢的學費。”

“根據地所有的孤兒,不分出身於家庭,全部由東北局統一供養,直到學業有成。同時每年我們都要招收部分留學生,赴江北留學,以培養自己的人才。所有費用,也全部由我們自身承擔。”

“現在整個根據地的教育經費,已經成為除了軍費之外最大的負擔之一。而根據地在不斷的擴大,適齡學生的數量也不斷的在上漲,在這方麵所需投入的教育經費,也幾乎年年都在翻倍增加。”

“每年我們全部的收入,除了軍費之外,優先保證教育經費的支出。但無論在困難,我們也從來沒有短缺過一分錢的教育經費,這是我們製定的一個硬性規定。所有費用,除了軍事開資之外,一切以教育優先。”

“我們這些人雖然總體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大部分人可以說相當的低,很多人直到參軍之後,才在部隊學習到了一些文化,才認識自己的名字。但再苦不能苦教育,再窮不能窮知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道理我們還是懂得的。”

楊震語氣相當誠懇的道:“老爺子,我們也知道在您如今這個年紀讓您遠離故土,萬裏迢迢的去美國有些讓您為難。但在我們實在選不出其他人選的情況之下,也隻能將希望放在您的身上。”

“為了抗聯的壯大發展到能將侵略我國土的所有外國軍隊,全部趕出中國的那一天,為了我們能迎來抗日戰爭勝利的那一天,為了我們這個曾經孱弱的民族真正戰勝一個現代化工業強國的那一天。也為了根據地,還有東北的孩子們,我隻能拜托您了。”

楊震的話,尤其是那個免費強製義務教育製讓袁父聽了微微一愣。他活了六十多年,經曆前清、北洋政府、張家父子,還有現在的所謂偽滿洲國。風風雨雨幾十年,也算見過世麵的他還是從未聽說過在眼下戰爭打的如此艱苦的情況之下,會有某一支軍隊,甚至是一個國家或是政府自己節衣縮食,來供養自己轄區的孩子免費讀書的。

甚至還要自身財力不足的情況之下,承擔著幾乎全部的教育經費,讓所有適齡的學子全部都有書念。即便是當年在軍閥之中極為熱衷辦教育,並一手創辦了東北大學東北王也做不到這一步。

這一點不僅是國內派係眾多的軍閥之中無人能夠做到。即便是放眼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政府,或是那一個人有這麼大的魄力。就算富裕的多的西方列強,也沒有一個國家和政府會這麼做。

就算當年讓自己欽佩不已的,那位毀家紓教的馮庸大學創辦者,恐怕也沒有如此的眼光與手腕。更何況那個人創辦的隻是一所大學,對於真正惠及普通百姓的普遍義務教育,卻是即便有心但也無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