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威脅和警告(1 / 2)

說到這裏,楊震表情嚴肅的看著科瓦廖夫道:“沒有了外界渠道,我們依賴目前的儲備和自身現在的生產能力,還能勉強的維持。但如果沒有了糧食的支撐,我們恐怕連今年都熬不過去。你能肯定今年就是風調雨順,不會發生任何的災害?更何況我們現在還正處於戰爭時期。”

“科瓦廖夫同誌,前年秋季作戰後我們緊急向你們進口的幾萬噸糧食的事情,你作為當時的經辦人,心中應該有數。當時為什麼進口糧食?不就是因為當時根據地的主要糧食產區湯原境內幾乎被戰火夷為平地,所有的糧食儲備加上地裏麵尚未成熟的莊稼全部損失在戰火之中?”

“就算今年風調雨順,沒有旱澇災害。但誰能清楚,我們能不能有人禍?要知道,很多的情況之下,人禍比天災帶來的損失會更大。科瓦廖夫同誌,你清楚我們與日軍目前小打小鬧,大規模的作戰沒有的情況根本維持不了多長時間。”

“不僅僅是你們,甚至就連我們都不清楚下一次會戰是在我們根據地內作戰,還是在敵占區打。而一旦戰火在根據地內燃燒起來,你能說你有把握將戰火控製在一定的規模?我自認為我沒有這個本事,而且就連你恐怕也沒有這個能力吧?

“你們遠東軍區是與日軍對峙的主力軍區,對於日軍的戰略意圖我想應該很清楚。日軍一貫叫囂所謂的滿蒙是他們的生命線,你們以為他們會允許我們目前的情況長期的維持下去,而不會大舉的北犯?”

“如果戰火在根據地內燃燒,也許就意味著今年的收成至少會被毀掉大部分。科瓦廖夫同誌,你應該清楚這樣做會帶來什麼後果。所以科瓦廖夫同誌,我們手中保持一定數量的糧食儲備還是極為必須的。而我們要達到最低標準的儲備,根本就無力完成你們要求的數量。”

“中國雖然是一個農業國,但是農業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較為封閉環境之下。幾乎所有的耕作手段,都還相當的落後。大部分的地區,還都靠天吃飯。跟你們幾乎已經全部實行機械化的農業,根本無法相比。而且因為缺少化肥,大部分地區的糧食產量都不高。”

“我們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後,通過購進你們製造的農業機械化設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根據地內的農業生產狀況,但因為油料的問題以及農業機械化設備的總體數量並不多,在加上缺乏必要的化肥,農產品的產量也就是勉強夠用而已。”

“而且科瓦廖夫,以你的工作性質,對整個東北的情況我想都會有一個了解。你應該知道,整個東北的主要糧食產區都集中在南滿,尤其是中部的吉林一帶。北滿的可耕地和農業人口的數量,在整個東北占據的比例並不高。你們這麼獅子大開口,我們很難接受的。”

“你曾經聽說過我們中國有句俗話叫做腳踏兩隻船,但我們中國還有一句俗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中無糧、軍心不穩。沒有了糧食,我們還怎麼維持部隊的穩定。維持部隊的軍心和士氣,還有根據地內的民心?我們要倒了,恐怕你們在將來的形勢會更加嚴峻。科瓦廖夫同誌,有些事情不是拍拍腦袋就能做出來的。”

對於楊震的話,科瓦廖夫卻是搖頭道:“楊震同誌,我們這個數字是在對你們去年糧食總產量以及消耗量進行詳細計算後得出來的。這個數字每年對你們來說,並不是一個難以承擔的負擔。”

“就我所知,去年秋季不計算玉米以及其他農產品,僅僅你們所謂的生產建設兵團的小麥產量就在二十七萬噸左右。而且隨著你們的根據地擴大,糧食的產量還在增加。據我所知,齊齊哈爾、依蘭、阿城、巴彥都是北滿的主要糧食產地之一。

“而且由於你們在去年的作戰之中進展迅速,除了依蘭和寧安部分地區之外,其餘的地方並未遭受戰火。這些地區雖然不是小麥主產區,但是玉米、大豆和高粱的產量還是很大的。從你們實際控製區內一年糧食的產量來看,提供十五萬噸小麥,對你們還是可以承擔的。”

”而且北滿地區未開墾的可耕地數量眾多,且土地極為肥沃,幾乎是旱澇保收。隻要開墾出來,這點糧食更不算什麼事情。莫斯科已經答應,隻要你們同意這個協議,我們將在五一節之前再向你們無償提供二百台聯合收割機,五百台拖拉機。”

“並派出二百名農業以及水利專家,協助你們在北滿地區開墾荒地。並在今年的留學生中選拔時,在額外給你們二百名農業留學生的名額。楊震同誌,我想這些條件已經足夠優厚了。但你們也要同意,在條件成熟的後,逐年提高糧食供應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