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1 / 2)

對於熊大縝關於未來飛機、汽車等一係列工廠選址方麵的彙報,楊震聽的可謂相當仔細。盡管他並沒有發表任何的意見,但後來越皺越深的眉毛,卻表示出了他對於選址方麵的不滿。隻不過他並沒有打斷熊大縝的談話而已。

直到熊大縝說完,楊震才道:“你們本著盡可能的利用孫吳境內日軍原有的基建基礎,大幅度的縮短工期,以便這些工廠盡快的投產。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在東北,我們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基建的工期受氣候的影響太大。”

“按照你們盡可能的利用孫吳境內日軍原有的基建設施,我們的工程所需時間可以大大的節省。但你們有沒有過相對長遠的考慮?難道你們的目光,還隻限製於眼下的環境和根據地內?”

“將彈藥工廠設置在那裏,我沒有意見。彈藥生產設備,相對於煉鋼和有色金屬冶煉都設備還是比較輕的。將來在搬遷的時候,相對容易的若。你們選擇的有色金屬冶煉廠和鋼廠的位置,我也沒有太大的意見。”

“但是將汽車、飛機以及坦克等工廠放在孫吳,說實話我不同意。原因很簡單,我們現在的敵人是日軍,但不代表他們會是我們唯一的敵人。將關係到國民經濟命脈部門以及我們今後軍工發展最重要部門的汽車、飛機和坦克工廠放在與其他國家隻有一江之隔的地方,你們自己考慮一下是不是適合?”

“如果我們有一天與江北翻臉,這麼近的距離,對方都不用出兵。隻要一頓遠程炮火,就可以將我們千辛萬苦建立起來的這些工業毀於一旦。這些工業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你應該清楚。如果我是我們的對手,也會選擇這些目標作為第一打擊力量的。”

“而且就我所知,這世上除了那些國土麵積過於狹小的國家之外,沒有一個國家會將自己的命脈部門,放在國境線邊上。而且還是放在一個不確定,將自己利益放在了高於一切位置上,翻臉猶如翻書一樣的鄰居邊上。”

“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沒有純粹的兄弟情誼。所謂的國際關係,不外乎相互利用而已。今天江北可以為了自身的利益,支援我們抗戰。但過幾年,他們在認為我們的壯大已經威脅到他們的地步時候,一樣對我們不會太客氣。”

“不要和我說什麼國際主義,這個理由也就能拿出來騙騙人,糊弄一下那些天真的人。沒有利益的事情,沒有人會去做的。美國人是這樣,江北也是這樣。所以,我們必須眼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能隻看眼下的得失。”

“的確,在我們中間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你看我們現在的發展,沒有江北的大力支持,根本就無法發展到現在的規模。而且我們又沒有得罪他們,他們也不至於對我們下手吧。”

“但老熊,論起國際形勢來說,你是大學生畢業,眼光應該比我們中間的一些人看的長遠一些。如果說波蘭、波羅的海三國與江北有著舊怨,那麼當年作為一個人口不過百萬,軍隊隻有幾萬人的芬蘭又何嚐得罪過江北?不是說打就打?”

“所以我認為在工業布局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那麼多的大型工廠,要搬一次家,並不是我們個人家搬家那麼簡單。不僅耗資巨大,而且費時、費力。所以,我們在選擇工廠布局的時候,不僅要考慮的是交通和能源的情況,更要考慮今後國防的發展。”

這些話裏麵表達出來的意思,楊震還是第一次與李延平和郭邴勳之外的人講起。盡管他不想讓太多的人知道自己內心之中對江北的真實想法,但這些工廠選址的事情,卻是涉及到百年大計。如果話不講透,恐怕沒有人會在眼下的情況之下,相信自己的。

不過好在對於眼前的這三個人,楊震還是相當信任的。盡管知道自己的話,可能會給三人帶來震撼,甚至會引起一些內心中的波動。但楊震相信麵前的這三個人,應該明白自己的苦心。

楊震的話,讓幾個人都愣住了。楊震雖然沒有直接挑明,但是語氣之中卻也明白的指出他對江北的並不信任。這個意思一說出來,明顯讓幾個人有些不知所措。畢竟抗聯眼下與江北,可算是關係密切。

能從當初發展到現在的地步,除了部隊英勇善戰、指揮得力之外,與江北在眾多方麵的扶持也有很大的一部分關係。這個時候,他這個作為全軍最高軍事統帥的人,表麵上顯得與江北很親密,口口聲聲老大哥、老大哥的叫著。內心之中卻對江北如此防範,反倒讓人很難理解。

與一頭霧水,心裏麵震撼無比的熊大縝和張鎮華相比,王光宇在初期的震驚過後,心裏接受程度還是相對較高一些。畢竟作為軍事指揮員,雖然對那些國際形勢分析不懂,但王光宇從軍事分析上還是很讚同楊震意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