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離去(1 / 2)

就在楊震率部離開淮南根據地,向蘇北疾進的幾乎同一時間。因沿江日軍封鎖,渡江整整晚了半個月才渡江的軍部以及主力。也在一月下旬日軍沿江封鎖緩解後,於蘇南渡江。以強行軍的速度向北轉移。

於二月六日,在蘇中部隊的掩護之下,順利抵達鹽城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與楊震所率領的部隊以及蘇北部隊彙合彙合。至二月六日,軍部以及皖南部隊主力抵達鹽城,於一月一日正式開始的皖南部隊北移行動宣告結束。

此次轉移,皖南部隊以傷亡、失蹤一千餘人,團以上幹部犧牲五人的代價,順利的突出了第三戰區八個師重兵的合圍和清剿,按照預定計劃抵達蘇北。雖然抵達蘇北的時間比預定的時間整整拖延了大半個月,但不管怎麼說,皖南部隊主力和精華算是突出來了。

在軍部與皖南部隊主力抵達鹽城的當天,為了與重慶宣布新四軍為叛軍的輿論相對抗。在皖南部隊全部抵達鹽城後,由原中原局與東南局組成的新的華東局,宣布重新調整新四軍的編製。

新四軍原有的支隊編製撤銷,各支隊與南下的十八集團軍部隊幾個縱隊統一改編為六個師、一個獨立旅。並按照各個師的活動區域,組建了一批二級軍區。原淮南軍區部隊整編為二師兼淮南軍區。

原本中央準備將皖江軍分區單獨劃出來,組建皖江軍區兼新四軍第七師。但在楊震的建議之下,皖江軍分區還是放在了淮南軍區的建製之內,不過在兵力上得到了加強。由原老三團改編的淮南軍區獨立團,南下與無為遊擊縱隊、三支隊挺進團彙合。

而留在皖南堅持遊擊的部隊,則改編為軍分區皖南獨立團,在建製上劃歸皖江軍分區指揮。三支隊挺進團也做好了準備,隨時在必要的時候,渡江南下與獨立一團彙合。至於皖南衝出來的老三團,則因為損失過大,暫時留在皖江地區休整、補充。

至於活動在蘇中的一師,以及留在蘇南堅持的第六師,相隔隻不過一條長江的這兩個師。楊震建議雖然對外編成兩個師,但對內最好還是實行一元化指揮。以便蘇中、蘇南部隊,在作戰的時候可以相互的策應。

除了部隊變化相當的大之外,整個新四軍的統帥機關也做了一定的改變。軍長與蘇北總指揮分別擔任正副總指揮,原中原局第一書記則擔任新四軍政委,政治部主任、參謀長不變還是由原政治部主任和參謀長擔任。

而原本準備隨楊震調往東北任東北軍區參謀長的原副參謀長,經過慎重的考慮,楊震還是建議在新四軍高級指揮人員並不充裕的情況之下,在與新的正副總指揮研究後,上報中央並經過中央的批準,還是繼續留在新四軍工作。

改編命令的下達,新的政委到任,也就意味著楊震這個臨時的政委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就在新的整編命令下達的當天下午,在鹽城臨時機場上,楊震悄無聲息的乘坐兩架由延安飛抵鹽城,為新四軍補充藥品、彈藥以及裝備的抗聯運輸機離開了蘇北。

除了葉超與李慧蘭,還有從新四軍調回延安十餘名新四軍回學習的幹部,以及自己來的時候帶的貼身警衛班之外。楊震走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帶走。他走的是如此的悄無聲息,沒有與任何人告別。甚至連慶功兼整編大會都沒有參加。

北上抵達蘇北的皖南部隊幹部,直到楊震走的第三天,才知道他們的新調來兩個多月的政委已經不告而別。楊震悄無聲息的走了,就像他當初來一樣。想起這兩個多月與這位年輕政委相處的日子,很多幹部都感慨萬千。

當飛機穿上雲霄的時候,原本歸心似箭的楊震看著下麵的河流、平原,回想起在皖南的這段時光,心裏卻是同樣的相當感慨。雖然時間不長,但畢竟曾經在一起戰鬥、生活了一段時間。

從蘇北到延安的航程比皖南近的多,加上前次私下給楊震飛機加油的一戰區長官被調回重慶,在洛陽落地加油已經不可能。所以楊震這次沒有在洛陽落地加油,而是從鹽城直飛陝北。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大部分的航線還是選在了國統區,避開了敵占區。眼下的日軍雖然沒有雷達,但日軍的反應能力還是相當出色的。不過好在眼下日軍駐華海軍航空兵主力已經陸續調走,陸軍航空兵主力又集中兵力對大後方進行空襲。

其駐華日軍航空兵目前主要集中在華中地區,整個華東的日軍航空兵兵力並不多。加上集中了日軍華北方麵軍航空兵精華的運城機場被炸損失慘重,使得作為戰略重點已經出現轉移的日軍華北航空兵元氣始終又未能恢複,楊震此次飛行倒是安全的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