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差距(2 / 2)

“軍事上的問題,有些時候是要獨裁,但很多的時候也要有軍事民主嗎。三個臭皮匠,還頂一個諸葛亮那。大家都是久經考驗的軍事幹部,戰場上的經驗都很豐富。我們今天就開一個諸葛亮會,有什麼想法,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既然老馮說要轉移,大家都讚同。那麼轉移的方向,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楊震這番話讓幾個人對視了一眼,略微猶豫了一下,才由特務團長劉別生開口道:“政委,我看我們趁著敵人的合圍圈,還沒有完全的形成。我們馬上向東南方向轉移,進入績溪東南部山區。那裏位於西天目山區,物產豐富。我們可以在那裏修整一段時間後,在尋機北上。”

“政委,馮副司令員說的沒有錯,我們現在已經是精疲力竭,彈藥又奇缺,真的無法再打下去了。繼續留在這裏,隻能是坐以待斃。與其被其合圍,還不如趁早轉移。而且轉移的越早越好。”

聽到劉別生的建議,楊震轉過頭看了看其他人都在點頭,便道:“你們也是這個意思和想法?趁著敵軍合圍圈完成合圍之前,向績溪東南部山區轉移。以便背靠天目山,利用當地的茂密的植被掩護,利用當地豐富的物產休整待機?”

見到幾個人都點頭回應,楊震卻是搖了搖頭道:“我在東北的時候,一直要求我手下的指揮員要有逆向的思維。也就是說你在擬定作戰計劃的時候,不要單純的從自己一方麵角度去考慮問題。至少也部分的站在你的對手麵前考慮問題。”

“我們東去浙江,進入天目山區。利用那裏茂密的植被掩護,休整待機的確是我們目前最好一個選擇。但這一點我們能想到,我們的敵人難道就想不到?你們不要當三戰區那些作戰參謀都是白癡。不要忘了,那些作戰參謀跟我們的這些參謀不同。幾乎清一色的都是正規中央軍校的畢業生。”

“這些人都是經曆過幾年軍校學習,本身念軍校之前至少也是初中畢業生。在基本的軍事素養上,並不次於我們的對手日軍,更是遠遠的高於我們的那些很多連一張地圖都做不了,甚至連指北針都不會用的作戰參謀。”

說到這裏,楊震對身邊麵色有些尷尬的作戰科副科長葉高道:“老葉,不是我要求高。教導總隊和特務團主力在牛欄嶺撤下來後,如果軍部加強的作戰參謀和指揮員會使用指北針,會使用地圖參照地貌判斷地形,隻依靠不可靠的向導帶路,能走錯路嗎?”

“各部隊在行軍之前,軍部特地配發了相應的地圖和指北針。可我們的作戰參謀,沒有幾個人會用指北針。圖上作業的能力不是沒有,但質量我隻能說連差強人意都算不上。這樣的參謀,是要誤事的。不會用、不會看,沒有什麼。關鍵是要找出自身的差距,去學。”

“我們以前不過是在自己根據地之內反掃蕩,本身就地形熟悉,對圖上作業的要求沒有那麼高。但我們就總是這樣滿足於小打小鬧、零敲碎打?我們現在沒有實力去與日軍正麵作戰,小打小鬧、零敲碎打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將來那?”

“我們的大部分作戰參謀,連一張戰術地圖都做不出來,圖上作業都隻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那麼一場縱橫幾百公裏的戰役級別的戰鬥,圖上作業又這麼辦?連敵軍進展態勢,都標的不清楚。那裏的路能走,那裏不能走,在地圖上都看不出來。甚至連等高線,都不會做,這怎麼行?”

“要知道,我在東北的時候,我的團參謀長以上的幹部,按照我們的要求。不僅要會使用指北針、地圖判斷,必要的時候使用手表就可以判斷方向。這是什麼,這就是差距。我們隻有看到自己的差距,才能去不斷的進步。我們的軍部在皖南呆的時間太長了,也太安逸了。”

“當然,我不是要追後賬。我這隻是說明,我們的作戰參謀和國軍作戰參謀在能力上的差距。平時這個差距看不出危害來,但到了真正需要的時候,爛泥不能架梁危害就大了。我們的參謀水平和人家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他們在戰場上打敗仗,並不是這些參謀的錯。戰役的成敗,涉及到很多的事情。部隊的戰鬥力、指揮官的軍事素養和指揮、以及對部隊的駕馭能力。還有敵我雙方的兵力、火力上的差距。還有出於某些方麵的整體戰略考驗。不說別的,武漢會戰打的就很精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