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來電(1 / 2)

對於發生在三十二集團軍總部內的這場爭論,此時正在率部南下旌德的楊震自然不會知道,更不知道他的誘敵行動已經起到作用。在他一再有意暴露電台信號的引誘之下,三十二集團軍已經在黃子山一線調集重兵,準備進山清剿。

並幾乎傾其所有,調集重兵南下旌德,封鎖旌德與涇縣交界地帶。對於他來說,怎麼能吸引更多的三戰區部隊到自己周圍,盡可能減小已經疲憊不堪,傷亡不輕的主力北上可能遇到的攔截更為重要。

因為他很清楚,在四十師失去主力的蹤跡之後,三戰區肯定會調集駐紮在宣城、寧國一線的第二遊擊區在主力北上的必經路線上設防。這條路線東有南漪湖大片的水麵,西有駐紮蕪湖境內,並已經封鎖城固湖至高淳一線的日偽軍。

而且過了水陽江,就是南漪湖平原地帶。如果不能在第二遊擊區反應過來之前,通過這片平原地形,軍部與主力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狀態。如果不是南漪湖東南方向的郎溪是第二遊擊區的核心地帶,楊震根本就不會選擇走湖北。

駐紮南漪湖以北蕪湖境內的偽綏靖軍第二團並不在楊震的擔心範圍之內。這個綏靖軍第二團雖然都是日軍轉交繳獲的國軍裝備,可以用的上精良來形容。但作為投敵前不過是地方一些土著武裝和國軍被打散的散兵遊勇編組而成的偽軍,戰鬥力並不強。

此時國軍還沒有出現成建製投降成為偽軍的事情,汪偽政府又是剛剛粉墨登場,還沒有來得及整編偽軍。江南偽軍的戰鬥力普遍都不強。不僅無法與由日本人一手組建、訓練,甚至相當一部分軍官本身就是日本人的偽滿軍相比。就連華北的偽軍,戰鬥力都要高於其一個檔次。

即便這個偽綏靖軍第二團是其所謂的蘇浙皖綏靖軍的精銳,但用來站站崗、守守大門、嚇唬一下老百姓還可以。要想以一個團去與軍部、主力硬拚,這個綏靖軍第二團至少還得好好的練練。

真正讓楊震擔心的駐紮在蕪湖至南京一線,拱衛侵華日軍總司令部所在地南京的日軍十五師團。這個十五師團雖然是三八年才組建的特設師團,但由於眼下的日軍正是最鼎盛的時候,所以其裝備和戰鬥力在整個侵華日軍之中,雖比不上那些老牌師團但也算是佼佼者。遠不是戰爭後期組建的那些兵員老的老、小的小,連最基本的步槍都配置不全的特設師團。

作為用於攻城略地的野戰師團,其裝備齊全兵力雄厚。師團下屬三個野戰步兵聯隊,一個野炮聯隊。在駐守華東的十三軍中,絕對是一流。其師團長熊穀敬一中將作風凶悍、狡詐,極為善於用兵。

對於日軍來說,雖還是以正麵攻城略地為主,但新四軍在其占領區的遊擊戰也讓其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尤其對於其以戰養戰的計劃,威脅極大。中國人自相殘殺,對於日本人來說自然是樂見其成。如果在這場同室抄戈之中,三戰區未能盡全功,相信不會介意出手幫上一把的。

即徹底的消滅了作為心腹之患的新四軍,又在中國人內部製造了一個不淺裂痕。同時給人一種在對付新四軍的問題上,國民政府與日軍並無分歧的感覺。這種一舉三得的事情,日本人絕對不會錯過。

其實楊震也知道,要說三戰區與侵華日軍公開聯手剿滅新四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三戰區沒有這麼蠢,國民政府軍委會更沒有這麼蠢。這個時候,會與日軍公開聯手。但是由於相同的目的,雙方其實已經不經意的實現了戰略的配合。

以日本人對國軍的情報收集能力來說,三戰區這麼大的舉動,他們不會察覺不到。而此時國共雙方之間的微妙關係,他們同樣也很清楚。借此機會,讓中國人自相殘殺削弱抵抗力量,無論是雙方出於什麼意圖,都是日本人樂觀其成的。

一旦駐南京以及外圍高淳、句容、溧水、金壇一線的日軍十五師團出動。麵對火力、裝備、戰鬥力都占據絕對優勢,機動性能極強的日軍。又處於在南漪湖以北的平原地帶上,師老兵疲、兵力也不足的主力,都將很難應對。這也是楊震但凡有一絲希望,都不願意走湖北的原因。

但第二遊擊區那位搞摩擦老手的黃埔一期的總指揮老奸巨猾,即便自己調動了皖南三戰區主力南下,也不會按照三十二集團軍總部的命令,傾盡全力南下。手中現在還有一個師、一個獨立旅,外加一個江南挺進第二縱隊以及部分忠義救國軍的他,至少會在身邊放上幾個團的兵力。

原因很簡單,他的第二遊擊區轄區,不僅與水西一線的新四軍根據地接壤,更跟高淳一線的日軍接壤。雖說配合三十二集團軍吃掉皖南新四軍,他並非不情願。但他也不會冒著被日本人趁虛而入,搗毀自己老巢風險而傾巢出動的。作為一員老將,他不會不在身邊留下一支保命本錢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