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1 / 2)

楊震堅持自己留下收攏後續部隊,軍部的幾位首長,尤其是那位東南局副書記堅決不同意。別人不好開口,但是那位東南局副書記卻直接開口道:“楊震同誌,你的想法我反對。你現在是新四軍政委、東南局書記、軍分會書記,也就是說你現在是皖南部隊的最高統帥。”

“你不是縱隊司令,更不是團長。收容後續部隊的這種事情,在現在的局麵下由你親自帶隊不合適。你要對中央負責,對目前在皖南的部隊全軍負責,而不是對單獨那一個方麵的部隊負責。”

“你要留下一個高級幹部收容後續部隊,這我沒有意見。但是你要親自留下,我認為不合適。楊震同誌,你這是本末倒置。楊震同誌,如果你要繼續堅持這個決定,我將會立即如實上報中央的。”

這位東南局副書記的話,立即在軍部的所有人員之中引起共鳴。看著幾個人堅決反對,楊震皺了皺眉頭,卻是堅持的對軍長道:“軍長,這事情就這麼定了,你馬上帶著軍部所有人員以及其餘部隊,搶渡徽河。”

“我帶一個營留在這裏穩住突破口,接應特務團與教導總隊。我們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耽擱了,敵軍推進的速度很快,天亮之後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我們必須要行動速度,不能有半點的猶豫。”

對於楊震的堅持,那位東南局副書記道:“楊震同誌,對於你的想法我還是堅決的反對。我是軍分會黨委委員,東南局的副書記,我有權也有義務反對你這麼做。”

“楊震同誌,我雖然長期從事地方工作,不明白怎麼帶兵,更不明白怎麼去作戰。但有一點我還是清楚的,在這個時候你留下接應後續部隊是不合適的。你是一軍之首,這麼做你要考慮後果的。”

“還有,楊震同誌你要相信你的部下。現在指揮南線部隊的無論是周桂生同誌,還是馮達飛同誌,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同誌。實戰經驗豐富,你要相信他們能夠將特務團以及教導總隊帶出來。”

相對於一些人的激烈反對,軍長卻沉默了一會道:“這樣,我們先派人與特務團取得聯係,看看他們到那裏了,然後再做決定。如果他們已經到了長坑山一線,那麼政委堅持就留下。如果他們還在牛欄嶺一線,那麼政委堅決不能留下。”

軍長提出的這個折中意見,獲得了軍部其他人的讚同。隻是事與願違的是,軍部與南線部隊的電台始終無法聯係。派出的幾批通訊員去找,又幾乎都是一去不回。麵對緊張的局麵,楊震索性直接終止了會議。第一次行使了自己的政治委員最終決定權。

麵對楊震的固執與堅持,軍部的幾個人無奈之餘也隻得服從。在軍部挑選了一批精幹人員以及留下一步電台之後,帶著軍部跟在五團的身後,衝破了四十師的炮火封鎖區,涉渡徽河向涇縣東北部山區衝去。

為了盡量部隊在通過火力封鎖區時的減小傷亡。在軍部突圍之時,楊震親自帶著李明博,趕到一線陣地。指揮留下來的三挺九二式重機槍和兩門九十毫米迫擊炮,壓製星潭南部山頭上的敵軍。

雖然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劣勢,但楊震指揮留下來的兩門迫擊炮,利用後發製人,機動靈活性的戰術,打出了一場精彩的迫擊炮對戰。以兩門迫擊炮,卻壓製住數量占據優勢的星潭南麵山頭上的四十師炮兵。

在炮戰之中,利用日式迫擊炮的射程優勢,敲掉了四十師炮群之中威脅最大的那門意大利造四七平射炮,並死死的壓製住幾挺重機槍。使其封鎖突破口炮火威力大幅度的減弱,大大的減少了通行部隊的傷亡。待軍部順利的通過炮火封鎖區後,楊震才返回星潭。

送走軍長和軍部後,楊震就坐鎮在星潭,一方麵利用電台不斷的呼叫南線部隊。一邊密切的關係著周邊的敵情進展。尤其是北線的五十二師和南線的七十九師,這兩個推進速度最快的中央軍嫡係部隊的進展。

雖然在帶著軍部轉移的時候,與軍長失去聯係長達四個小時。但楊震對整個戰局還是比較準確的。到了下半夜,正如他所料,在主力走後星潭周圍的戰局在不斷的向著惡化方麵發展。

到淩晨三時左右,星潭周圍已經是槍炮聲越來越密集。南邊聚集在幾個山頭上的四十師部隊在發現星潭的部隊已經衝過徽河,當麵與自己對峙的新四軍已經大部撤離之後,不顧一切的發動反擊。試圖重新封閉突破口,將還在河西的後續部隊吃掉。

而繼四十師集中兵力向星潭發起反擊,南邊榜山一線的五十二師主力,同樣在發現當麵的新四軍部隊已經撤離後,不顧其不擅長夜戰的缺點,明顯加快了推進的速度。已經在榜山至三溪的公路沿線,與擔任軍部側翼掩護的老三團斷後部隊發生激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