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2 / 2)

主席的話音落下,老總也道:“楊震同誌,你之前曾經列舉了關內外的形勢和環境的不同,使得軍事鬥爭的方式也不同。而你在近兩年的表現,也證明了你有這個能力。說實在的你之前的打的那些戰役,我這個從軍幾十年的老兵,都不敢去打,也不會打。而在全軍,打這種也沒有人比你的經驗更加豐富。”

“中央選擇你任這個東北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你不要有什麼顧忌,放手去開展工作。中央會全力支持你的工作,隻要中央能拿出手的,一句話要幹部給幹部,要什麼給什麼。雖然中央能幫上你們的不多,但是有一點你要記住,主席和我永遠都站在你的身後支持你。”

聽到主席和老總的這番態度強硬的話,知道事情已經沒有任何改變餘地的楊震不禁撓了撓頭,猶豫了一下隻能苦笑道:“我們軍人講究的是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也要執行。既然中央已經下了決定,那我服從中央的決定。我不能說保證做到最好,但是我一定全力以赴。能做到的鞠躬盡死而後已。”

“不過,主席、老總,我這次來除了按照中央要求,彙報之前與美蘇兩國談判的成果之外,還有一點就是來求援了。現在東北的軍工生產雖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底子卻是太薄。之前中央動員去東北的大學生,數量遠遠的無法滿足需求。”

“軍工生產上,還隻能停留仿造繳獲的日式輕武器和彈藥。火炮的生產隻能生產部分迫擊炮以及結構簡答的火箭炮。自主研發能力,不是沒有但卻是相當的薄弱。很多東西可以設計出來,但是卻是生產不出來。”

“軍工產業是一項包羅萬象的產業,涉及到金屬材料、物理、化學等多方麵的問題。而在這方麵,我們幾乎沒有幾個人才可用。雖然高薪聘請了部分蘇聯專家,此次又想方設法從美國聘請了多位專家。但是要組建自己的軍工產業,我們還應該主要的思路放在自力更生身上。外人終歸還是外國人。”

“隨著美國援助的機器設備運抵,我們現在陷入了技術人員奇缺的局麵。雖然我們自去年開始,選拔了一批人員赴蘇留學。但是人才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軍工研發人員,已經成了掣肘我們軍工發展的最大障礙。”

“我之前給中央的那個名單,就是希望中央能通過我們在各個大學中的秘密關係,幫助我們動員一批大學教授。尤其那幾個物理、化學以及材料學專家。我也知道,那些人不可能都動員來。但哪怕一個專業幾個也行。”

“人才是軍工的基礎,沒有人才就有如蓋房子不打地基。我們雖然在東北勉強的征集了一批偽滿哈爾濱工業大學的畢業生,但是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我們現在的需求。人才匱乏,已經成為我們發展軍工產業的最大製約。”

“我們自行設計了一款四聯裝的高射機槍和雙聯裝的高射炮。圖紙是拿出來了,試製出的單管產品性能也極為優秀,但最關鍵的聯動係統去始終無法達到使用標準。倒不是造不出來,而是太過於笨重,根本就無法使用。”

“中央上次幫我們動員和我們自行在東北本地動員的那些大學生的抗日熱情很高,但是剛出校門的他們經驗匱乏。沒有相應的經驗,單憑熱情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不單單軍工產業受到人才的製約,作戰部隊中專業技術人才同樣也極為匱乏。”

“現在我們的部隊已經從單一的炮兵,走向步炮裝混合部隊。航空兵的規模,在美國此次援助的幾百架飛機以及明年今年上秋、明年開春,接收蘇軍的部分新式戰鬥機抵達後,也達到了上千架的規模。但是維修、保養人員,還需要大量的依賴蘇聯方麵。”

“此次會戰我們損失坦克達到了近百輛,其中永久損失不過三十多輛波蘭造的輕型坦克。其餘的大部分可以通過維修解決。但是由於人才的匱乏,我們的維修進展緩慢。戰役發起之初戰損的坦克,到現在還沒有完成維修。這對部隊後續作戰能力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航空兵各種作戰飛機的維護和改裝,目前也多是依賴蘇聯方麵,這相當的不正常。人才,包括各種中級人才現在已經成為我們走向合成化和正規化,一個極大的製約。白手起家,最大的困難就在這裏。我懇請中央,一定要想辦法再給我們從關內的各個大學中動員一批教授和優秀畢業生去東北,建設我們自己的國防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