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2 / 2)

對於總司令的疑問,楊震搖了搖頭道:“主席、老總,對於我們今後的發展來說,孤軍奮戰已經無法解決問題。沒有關內部隊的策應與配合,我們根本就無力完成明年的作戰目標。而遲遲無法打通與關內的聯係,除非徹底的解放全東北,否則我們根本就無力支撐打下去的所需要的人力資源。”

“目前東北與關內的聯係,全部依賴空運,不僅耗資巨大而且安全性也不高。最關鍵的是,我們需要經過蘇聯的控製區。這一點來說,我們這條路線遠不能說穩定。對軍區的財政壓力也是相當的大。”

“不算蘇聯方麵因為國際環境變化,隨時可以切斷我們與關內聯係的方麵。僅僅到目前,我們僅拖欠蘇聯方麵的過境費用就已經高達三百餘萬盧布。而按照我們現有的財政收入,根本就無法償還。蘇聯方麵如果根據自身利益出發,隨時可以拖欠過境費為由,切斷我們與關內的聯係。”

“而且頻繁的使用運輸機,對運輸機的壽命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在所有部件基本上沒有自產能力,所有部件全部依賴進口的情況之下。一旦關鍵的部件因為使用頻繁出現老化,會加劇空運的不安全性。”

“空運不是鐵路,也不是公路運輸。一旦出現意外,將隻能會是一個機毀人亡的結果,飛機上的人基本上沒有活下來的可能。所以對於打通與關內陸路聯係,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甚至關係到我們生死存亡。”

“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我們裝備齊全,飛機、坦克、重炮無一不全。關內的老大哥部隊裝備破破爛爛,作為同在一麵旗幟下戰鬥的部隊,這不正常。全軍是一盤棋,缺少了誰都不行。隻有全軍都強大了,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援。”

楊震這番話說的很誠懇,而主席和老總凝視了他良久才微微的點了點頭道:“楊震同誌,你有這個想法,我們很欣慰。你作為東北戰區的軍事主官,你有這個想法一定有你自己的原因。我們可以同意,但是有一點絕對不能讓抗聯的戰鬥力出現下滑。”

說到這裏,看了看楊震,轉過頭對總司令道:“看來楊震這一年來,洋財是沒有少發啊。五十個團的日式裝備再加上二十個炮兵團。咱們那些各路諸侯,恐怕會將你看成財神爺下凡。”

說罷,主席點上一誌煙,深深的吸了一口後道:“楊震同誌,根據此戰過後,東北的形勢變化。中央認為經過此次會戰後,整個東北的抗日大局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轉變。中央認為,在現在的形勢之下,整個東北現在的整體軍事部署已經不適合眼下的局麵。”

“已經到了必需要有一個統一的軍事指揮機構,全權負責東北軍事鬥爭的時候了。以前各自為戰的局麵必須改變。整個東北戰場之上,要變為一盤整棋。我們要攥起一個拳頭打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一盤散沙了。”

“根據目前的形勢,中央決定調整東北的軍事部署。鑒於目前抗聯三路軍已經是名存實亡,一路軍兵力薄弱,不適合單獨作為一支戰略機構存在。中央決定撤銷原有的抗聯一路軍和三路軍,以及吉東軍區的建製。”

“同時成立東北軍區負責整個東北的軍事鬥爭。同時成立東北野戰軍,專門負責東北地區的對敵軍事鬥爭。鑒於你在之前的軍事鬥爭中出色的表現,中央決定由你擔任東北局第二書記,兼東北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司令員,全權指揮東北的抗日鬥爭。”

“魏拯民同誌任東北軍區政治委員,楊靖宇同誌任副司令員兼副政委。李延平同誌任東北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東北野戰軍政治委員。另外,中央決定調任原新四軍副軍長項英同誌任東北軍區政治部主任,調任原新四軍副參謀長周子昆同誌任東北軍區參謀長。”

“中央決定由你、魏拯民同誌、楊靖宇同誌、李延平同誌、項英同誌、周子昆同誌組成東北軍區黨委會。你、魏拯民、楊靖宇、李延平四位同誌組成常委會,由你任黨委第一書記,魏拯民任第二書記。”

“至於東北野戰軍的統帥機關,則由原吉東軍區就地改編。郭邴勳同誌任東北野戰軍參謀長,高禹民同誌任東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張鎮華同誌任後勤部長兼代理政治委員。同時中央決定同意你們上報,任命王光宇同誌為東北野戰軍副司令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