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保密(1 / 2)

這個人,楊震雖然聞名已久,但隻是後世通過照片和某些蘇德戰爭期間的紀錄片才見過。他的才華,也要一年之後才會因為蘇德戰爭的爆發,而才有了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舞台。但是這個人的大名,對於楊震來說,卻是絕對不陌生。如果楊震見到他,恐怕自己也會嚇一大跳。

盡管這個人現在隻是蘇軍總參謀部作戰部第一副部長,但是在一年後的蘇德戰場之上卻成了蘇軍作戰指揮的大腦,僅僅一年半的時間就從少將晉升成為元帥。被稱之為蘇軍最優秀的戰略策劃者和總參謀長。在西線戰爭結束後,又揮師東進指揮百萬蘇軍橫掃關東軍。

不過雖說楊震對這個人的能力和才華敬佩不已,但此人很明顯並不想讓楊震知道他此時就在外蒙。不僅前來歡送的時候刻意隱藏了自己的身份,甚至壓根就穿著便裝。如果楊震沒有見到前來歡迎自己的那位蘇軍少將對此人畢恭畢敬的樣子,他很難會將這個人與後世自己在照片以及紀錄片中所見到的那位威風淩淩的蘇軍元帥聯係起來。

雖然他此時的軍銜與奉命前來歡迎楊震的那個蘇軍將領一樣,都是少將。但作為總參謀部的作戰部第一副部長下來視察,下麵的人還是必須尊敬的。尤其是在克裏姆林宮對此人極為重視,最高領袖對此人的一些建議很是看重的情況之下。

這位少將的表現雖不能說卑躬屈膝,但是根本就不敢擺出一副平級相待的姿態。畢竟人家現在的身份是國防人民委員部的特別代表,在深的最高領袖器重的此人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前程,甚至是生死。

那位被所有蘇軍將領恨之入骨的內務人民委員雖然已經被處決,但是肅反並未停止。莫斯科派來的人對於下麵的蘇軍將領來說,總有一股子可怕的感覺。無論他是總參謀部還是內務人民委員部,還是最新成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

對於所有的蘇軍將領甚至所有的蘇聯人來說,這幾年的生活簡直就像在地獄中一樣。人們對來自莫斯科的人,總有一股恐怖的感覺。生怕突然有一天會被來自莫斯科的陌生人帶走後,便一去再也回不來。

尤其作為蘇聯肅反重災區的蘇軍中,所有將領對莫斯科來人,無論是哪一個部門的,都有一種深深的畏懼感覺。這也為什麼同樣是少將軍銜,駐蒙蘇軍將領會對這個莫斯科的來人如此畢恭畢敬的原因。

他可不想像自己的前任那樣,被莫斯科來人帶走後,便一去再無消息。將諾門罕戰役前的蘇軍駐蒙軍司令帶走了,可不是穿內務部隊製服的人,而是穿著正規蘇軍軍裝。有了這個經曆,對於這位上麵來的欽差,這位少將不敢有半點的怠慢。

在鄭重的交待完前來迎接楊震的這個少將後,這位現在看還很神秘的人物,直接乘坐停放在距離楊震機群不遠處的一架裏二專機,返回了莫斯科。此人此次悄無聲息的來了又走,好像就是專門來看楊震一般。

而此時乘坐在飛機上看起來是在閉目養神,實則誰也不知道他在想著什麼的楊震,壓根就不知道自己與那位後世極為欽佩,被稱作整個二戰之中最優秀的總參謀長的人擦肩而過。而沒有想到此人會專門從遙遠的莫斯科跑到蒙古來,就是為了看上自己一眼。

因為頭天的事情,加上中國人心中慣有的領土情結。離開賽音山達後,在蒙古境內飛行時,楊震的興致一直不是很高。直到接到飛行員報告,飛機已經進入綏遠上空,他的心情才稍微緩和了一些。

接到報告,楊震便睜開了起飛後一直閉著的雙眼。很貪婪的看著機翼下那草原、戈壁,以及地麵上那星星點點的白色,應該就是蒙古牧民放養羊群這一幅在東北很難見到。在後世因為土地的荒漠化,更是極難見到的景色。

當機群飛越包頭上空後,看著機翼下出現的一條猶如黃色的緞帶流淌著在草原上的大河。盡管飛行員沒有報告,但楊震一眼就看出這就是那條即哺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但又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數災難的母親河。

盡管在後世多次見過黃河,但此時楊震的心情卻是與後世見到這條河的時候,心中卻迥然不同,遠沒有了後世的平靜。看著機翼下麵的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楊震腦海裏不由的響起了後世那首熟悉的旋律。

“河山隻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可是不管怎樣,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國印。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