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良久,楊震才道:“老郭,你說的不錯,一支軍隊的職責是打仗,而不是去當工業部。我這麼做是有些偏離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這樣,各大工廠的組建還是移交給東北局與東北工委。不過我們的軍工部,要在技術上予以支持。”
“一會散會後,我去蘿北一趟。從目前形勢的發展來看,東北局和東北工委繼續設在蘿北,有些過於偏僻了,這很不不恰當。我去與總指揮和李主任研究一下,敦促他們盡快研究東北局的整體搬遷。還有就是談幾個大型基建項目的問題。”
說到這裏,楊震苦笑的搖了搖頭道:“至於我自己,還是從事老本行,研究我的軍事為好。發展經濟,我看還是讓這件事回歸他原來的軌道吧。我這個人那,個不大,可野心不小。總惦記著不能一步差,而步步差。卻忘了還有一句話叫做貪多嚼不爛。”
對於楊震有些自嘲的話,郭邴勳卻是搖頭道:“一號,您這句話我不是太讚同。您的很多想法都相當的具有前瞻性,而且本人對當真世界工業的發展水平也有相當深刻的認識,並有相當的獨到見解。在座的,包括東北局各位領導在內,在工業發展上能有您這個水平的人還唯獨您一個。”
“我不是認為以您的能力無法做的更好,我隻是認為策劃與執行既要結合,但還是需要分開的。就像現在,您是統領幾十萬大軍的大軍區司令員。如果讓您去指揮一個營,甚至一個團、一個旅,那都是本末倒置。”
“您可以把您的思路與東北局的領導講清楚,同時在建設的時候也可以多提供一些參考意見。但是如果說這些事情具體的實施還是需要您親自抓的話,那麼才真正的是因噎廢食。一號,我還是那句話現在東北局管農業,軍區管工業、把著大部分的財源這不正常。”
郭邴勳的話音落下,李延平接著道:“老楊,我也認同老郭的意見。黨政軍,雖說在眼下的形勢之下,根本就做不到完全的分家。但是作為軍區統帥,你的思路更多的是應該放在軍事問題上。而不是被其他的事情牽絆,被其他的事情分散太多的精力。”
“我想對於軍區來說,還是以軍工建設為主,其他的事情還是以東北局以及東北工委為主更為恰當一些。我們不是關內的那些軍閥,自己轄區內什麼都要管。有些涉及到民生的東西,和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該移交給地方。老楊,你總不能讓那些工人都穿上軍裝吧?”
“我想眼下軍區軍工部應該還是以武器裝備的製造為主。畢竟整個東北局大部分的武裝,都還是在軍區建製之內。雖然一路軍還是單獨的建製,但兵力遠遠不能與我們相比。盡管這次配合我們攻勢,深入敵占區展開遊擊戰,但兵力發展的情況並沒有想象的那樣好。”
“在眼下東北的抗日武裝還是以軍區部隊為主的情況之下,軍工部主管根據地內的所有軍事工業,還是恰當的。但是我們不能將手張的太開。我們畢竟還是有地方黨委和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上級。”
對於李延平與郭邴勳的批評,楊震正要回答。一直緊閉的會議室的門剛剛從哈爾濱返回,此次常委擴大會議,因為身份不太適合參加這種常委擴大會議,所以被楊震留在會議室外邊的袁芷若突然推開。
見到楊震,幾步來到楊震身邊的袁芷若輕聲的道:“幾位首長,美國代表皮爾遜現在就在會議室外麵,強烈要求現在就見幾位首長。”
聽到袁芷若的話,楊震微微一愣道:“這個家夥怎麼突然想起來現在就要見我們?你有沒有告訴他,我們正在開一個很重要的會議,現在沒有時間接待他?有什麼事情,讓他和你說就是了。”
對於楊震的回答,袁芷若卻是輕輕的搖了搖頭道:“一號,這位皮爾遜先生看起來很焦急。我雖然已經和他解釋過了,但是他還是要求馬上見到您和政委,還有三號。如果您不馬上見他,他就闖進來。”
袁芷若的回答,讓楊震馬上意識到能讓這位皮爾遜少校急著見自己的原因,應該是國際形勢出現了什麼變化?難道是日軍已經按照自己所知道的曆史,進入了越南並正式與德意兩國簽署了同盟條約?
想到這裏,楊震匆匆的對李延平和郭邴勳道:“老李,你和老郭繼續主持會議,我去會會這個皮爾遜,看看他的葫蘆裏麵究竟賣的什麼藥。”說罷,楊震不待李延平回答,馬上起身跟著袁芷若走出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