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賭注(2 / 2)

“這樣,楊。這個賭,我和你打定了。如果我輸了,我可以答應你一個要求。你放心,隻要我答應就肯定能做到。但是你輸了,我想也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是一個賭局,必須要有的賭注不是嗎?”

楊震微笑道:“可以。不過皮爾遜少校,對於你我這樣的人來說,一百美元之類的小小賭注,沒有什麼意思。我知道你皮爾遜少校的家族在美國政經兩界,有著強大的實力。我現在才知道,你皮爾遜少校原來是梅隆財團的順位繼承人之一。

“雖然你隻是梅隆財團老板的外孫,但也是梅隆財團的主要繼承人之一。而且你的父親也是美國有名的大銀行家和國會議員。無論是你外公的家族,還是你父親的家族,都可謂富可敵國。”

“我們的賭注如果太小了,有些傷了你們梅隆集團的麵子。這樣如果你輸了,我要二百架B十七轟炸機和全套技術、生產設備。如果我輸了,我將無償的向美國方麵轉讓一批我們自行研發的軍事技術。包括多管火箭炮、反坦克火箭筒以及新式的凝固汽油彈。”

聽到楊震的這個龐大的賭注,不僅僅他麵前的皮爾遜嚇了一大跳。就連他身後客串本身並不需要翻譯的袁芷若也跟著嚇了一跳。在所有人看來,楊震這個賭注實在是太大了。先不說這位皮爾遜能不能搞到B十七這種在美國也是最新型的轟炸機技術。

萬一是楊震輸了,該怎麼辦。難道真的要無償轉讓給美國人一批最先進的新式武器技術?為了一個本就不應該出現的賭局,就拿出兩種新式武器的技術,去做這是不是有些過於托大了?

他楊震不是日本人,他怎麼會知道日軍今後的作戰目標在那裏?日軍在目前還未解決中國戰場的情況之下,就去尋找另外一個對手這可能嗎?甚至袁芷若內心中認為,這個賭局對於楊震來說,是一個根本就不可能贏取的賭局。

這位司令員,這也太膽大包天了吧?一旦中央知道這件事情恐怕不可能善終。如果正常拿出去交換一些根據地急需的物資,出於長遠的考慮,中央也許不會追究。但這是哪去做賭注,這要是中央知道了,撤職都是輕的。

相對於袁芷若的擔心,對於楊震拿出來的賭注,皮爾遜更多的是吃驚。他曾經見到過楊震所說的這幾種新式武器的展示。與重視空中支援的美國軍隊相比,多管火箭炮的吸引力遠沒有凝固汽油彈這種威力巨大的新式燃燒彈的吸引力大。

在觀看專門為其展示的凝固汽油彈威力後,作為美國陸軍情報官員中少見的杜黑和米切爾航空理論支持者的皮爾遜,立即敏感的感覺出來這種新式炸彈,在未來戰場上的作用和巨大殺傷力。尤其是在麵對野戰工事和行軍大隊的時候,巨大的殺傷力。

而對於一直關注歐洲戰場局勢發展他甚至美國陸軍高層來說,德軍在橫掃歐洲時候威力巨大的鋼鐵洪流,與日本人的正在快速膨脹的艦隊一樣都令他們憂心忡忡。尤其是在自己一戰時期的盟友,以及所有潛在的盟友到目前隻剩下一個英國人的時候。

雖然在美洲大陸建國已經近二百年,但主要由歐洲移民組成的美國人卻一直將歐洲視為自己的根。無論是出於勢力平衡的角度,還是經濟上的考慮,美國人是不會容忍整個歐洲大陸都落到了德國人的手中。一旦英國人無力支撐,美國參戰是早晚的事情。

而在亞洲,已經感受到日本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的美國人同樣也感覺不太舒服。尤其是在東南亞幾乎所有歐洲國家殖民地的宗主國已經落入日本的盟友德國人手中,剩下的一個大英帝國自身已經自顧不暇,無力在照應自己海外殖民地。整個東南亞已經無主的情況之下。

為了卡住日軍擴張的勢頭,避免眼下正對著東南亞垂涎三尺的日本人,危急到美國殖民地菲律賓安全,美日兩國發生衝突是早晚的事情。實際上美軍高層中有戰略眼光的人都清楚,美國人像一戰那樣參戰都是早晚的事情。隻不過現在的對手中的兩個已經換成了上次的贏家和盟友而已。

皮爾遜雖然不認為日本人有膽子去主動挑釁美國,但是他卻認為一旦歐洲戰場的形勢繼續惡化,日本人真的對東南亞英法殖民地動手,美國主動參戰不可避免。而這兩種武器的威力,則可以在戰時大大的增強美國陸軍的作戰能力。至少是麵對德國裝甲洪流的威脅時,可以加強美國陸軍的反坦克能力,以及對敵軍的殺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