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1 / 2)

說到這裏,黃勝斌有些感慨的笑了笑道:“去年年底,剛調到東北的時候,讓我去軍區教導隊學習時候,我心裏還不服氣。我二九年參加革命,到現在大大小小也打了十多年的仗。雖說不是什麼黃埔、保定之類的高材生,可也是一步步打出來的。”

“在江西蘇區的時候,也讀過紅軍大學。在延安的時候,也讀過半年的抗大。怎麼到你們這裏還需要學習怎麼打仗?這也太小瞧人了。可真實的情況,到了戰場上才知道。現在我們進行的這種戰爭,和我們之前經曆過的戰爭是兩碼回事。”

“原來和國民黨軍作戰的時候,雖說是火力相差懸殊。但其中差別最大的不過是他們的彈藥比我們充足,德國和比利時造步槍和機槍之類的輕裝備比我們繳獲的雜牌步槍,什麼老套筒、漢陽造一類的槍支要好一些。”

“至於重火力,也就是那麼一回事。都是一些小山野炮和迫擊炮之類的武器,重炮根本就沒有。幾次反圍剿作戰,國民黨軍的炮兵火力和小鬼子的炮兵,在數量上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比。就是技術相比,也差了很多。飛機也就那麼幾架小飛機,轟炸力度和鬼子壓根就無法相提並論。”

“中央軍一個師還有幾門山野炮,滇軍和晉綏軍裝備也不錯。要是碰到那些沒有後台的雜牌軍,一個師有幾門迫擊炮就算重火力了。長征再加上以及到陝北後的東征、西征、反圍剿作戰,除了中央軍和東北軍、晉綏軍的火力還能勉強稱得上強大之外,那些地方雜牌的裝備也沒有比四次反圍剿勝利後,紅軍的裝備好到那裏去。”

“尤其是川軍,火力除了幾支精銳部隊之外,普遍都很差。和一些雜牌部隊作戰,繳獲的槍支膛線都磨光了不說,甚至都沒有地方掏弄子彈去。繳獲之後非但不能使用,還得抽調出人去銷毀。”

“自抗戰以來,咱們又打的幾乎全是伏擊戰和運動戰,很少正麵和鬼子的正規師團打陣地戰。麵對的絕大多數是鬼子的輕重機槍和擲彈筒、步兵炮一類的武器。就是有山野炮,也不過個把個中隊。至於坦克,很少出動。即便是出動,也不過隻是幾輛而已。”

“像現在這樣上來就是天上十幾架、幾十架飛機。下麵山野炮、大口徑火炮幾十門,甚至上百門。幾十輛坦克一起上來,成聯隊,甚至成師團攻擊的戰鬥,可是從來沒有打過。要是還是按照關內之前的運動戰和遊擊戰的經驗去打,恐怕要吃大虧的。”

“一號說過什麼來著,對這叫做立體作戰。當然,關內外的差別還是很大的。裝備、訓練上的差距,不是短時間可以彌補的。而指揮這種作戰,對指揮員素質要求更高。這些不僅僅是單純靠實戰經驗能夠打出來的。”

“至少這種大兵團立體作戰,我這個打了十多年仗的老兵是指揮不了的。不光我,關內部隊的那些旅團級指揮員,有一個算一個恐怕沒有幾個能打的了的。這就是差距,不學不行啊。一個指揮員,要是連自己手下裝備的火炮的射擊參數心裏都沒有數的話,這仗不打也罷。”

聽到黃勝斌感慨甚至還有些羨慕的語氣,回想起當初在軍區高等學習班那段痛苦的日子,馬鳳岐苦笑不已道:“老黃,你也別感慨了,你要是知道我們當初過的什麼日子,就不會感慨了。我們那個時候天天早上一睜眼,就開始學習。步兵從連排級到團級戰術指揮、步炮協同戰術、炮兵的基礎知識與運用,什麼的統統都要學。”

“下午實兵對抗演練、步炮協同演練。除了這些還要學習步兵戰術運用、基礎的測繪知識、地圖的判斷與修正、野戰工事的修築、防禦與進攻的轉換、軍事通訊學,甚至連怎麼行軍都要學。”

“我這個高小畢業的家夥還可以,那些因為出身貧寒,沒有多少文化的戰友可就倒了黴了,還要從基礎的識字開始學。不管你是連長、指導員,還是團長、政委,考試不合格就地免職。三次考試不及格,直接撤職。”

“都是大老爺們,誰能丟的起那個臉?大家逼著鴨子上架,就算再不喜歡讀書的人也隻能想辦法去學。去年秋季戰役打下整個三江省之前,部隊又整日裏麵行軍、作戰,大部分的學習,隻能自己想辦法抽出時間去學。要不怎麼辦,就等著撤職吧。”

“一號在這一點上要求很嚴,也製定了一係列的學習要求,甚至很多教材都是他和三號親自撰寫的。無論在忙,戰事再緊也要抽出時間教學和考試。要不是一號和三號,之前也不過是打打遊擊、大多數時間也是鑽山溝,雖然當過連長可最多指揮也不過幾十人的我,這點指揮水平恐怕要比你老黃都差遠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