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1 / 2)

這一仗下來,五旅十三團以百餘人的傷亡全殲了日軍兩千餘人,繳獲隨車七十五毫米野炮四門、步兵炮六門、四一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四門,九七式中型坦克兩輛。大批的步槍、輕重機槍、擲彈筒。

簡單的打掃完戰場,何誌山從已經占領的雙城火車站調來一個車頭,將已經被打成漏勺一般的日軍軍列拖走,並抓緊審訊俘獲的一個十四聯隊作戰參謀,以獲取二十五師團主力抵達的時間。

不過何誌山也知道,自己一鼓作氣全殲了日軍先頭部隊。後續日軍主力又不是傻子,在失去與先頭部隊聯絡的情況之下,肯定不會再乘坐火車如此大搖大擺的輕敵冒進了。而且主力占領哈爾濱的消息,日軍如果不是反應太慢的話,此時肯定已經知曉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日軍援軍再來恐怕就是不會是這麼簡單了。而現在雙城周邊的肇東、五常、前郭爾羅斯後旗都還在日軍手中。也就是說自己現在搶占的雙城縣城,在周邊的日軍中形成了一個突出部。

在主力趕到之前,要想隻憑借一個加強團以及一個營的裝甲部隊。在周邊都是敵軍,自己與主力的聯係隨時都有可能被日軍切斷的情況之下,防守住號稱哈爾濱南麵門戶的雙城,何誌山的壓力可想而知。

在解決掉二十五師團的先頭部隊後,何誌山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在援軍抵達之前,先固守雙城火車站滿鐵附屬地以及雙城縣城,切斷日軍北上的公路、鐵路交通,扼製住日軍北上的咽喉。至於後路,手頭兵力有限的何誌山隻能先放到一邊,交給後續上來的主力。

就在何誌山剛一下定決心的時候,馬鳳岐帶領的獨立二旅先頭部隊趕到,卻是讓他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在馬鳳岐趕到後,麵對眼前不利的態勢。兩個人經過緊急商議,還是決定維持何誌山原有的部署不變。

兩個人都認為單依靠目前在雙城的兩個多團的兵力,想要即阻擊即將抵達住日軍援軍主力,又拿下周邊改變防禦態勢基本不可能。就算獨立二旅主力全部趕到,也不太可能。對於目前的態勢,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中長鐵路線和雙城至哈爾濱公路為基幹,組織防禦。

經過研究,兩個人決定以雙城火車站為核心陣地,以鐵路線兩邊的隋家窩棚和孔家窩棚、廂紅旗為前哨陣地,形成大縱深以及多梯隊的防禦陣地。另外以騎兵和坦克、手頭的六十四輛卡車,抽調一個加強營的兵力組成一個快速機械化集群,專門用於遊動支援。

當然這個部署是以獨立二旅全部到達之後的態勢,以現在兩個人手頭兩個團的兵力要想防守計劃中的地域,隻能形成一個淺縱深。好在馬鳳岐帶領的先頭部隊,除了步兵之外還將獨立二旅的炮兵大部分以及縱隊加強的一個一零七火箭炮營、一百零五毫米野炮營帶了來。、

五旅炮兵雖然還在跟隨主力後運,但獨立二旅的炮兵卻盡數趕到。馬鳳岐與何誌山現在手頭有一個三八式野炮營、一個九四式山炮營以及旅屬一百毫米榴彈炮營。在加上縱隊配屬的直屬炮兵,七十五毫米以上火炮就有近六十門。

馬鳳岐與何誌山兩個人商議,將手頭的炮兵除了一零七火箭炮營組建遊動炮兵群之外,其餘的炮兵編成四個炮兵群。以射程較遠的九一式一零五野炮和一百毫米榴彈炮營組成縱深火力打擊群。以山炮和三八式野炮加上九二步兵炮,組成了近距離火力支援群。

兩個人對指揮做了一個分工。將步兵、炮兵以及裝甲兵做了一個分工。馬鳳岐負責指揮全局戰鬥,而何誌山負責炮兵和裝甲兵,對前線陣地進行火力支援。而獨立二旅參謀長喬安山則擔負一線指揮。

隻是讓兩個人意外的是縱隊對於兩個人上報的方案雖然很快便給與了答複與批準。但是卻是與命令何誌山,除了留下一個裝備了六輛波蘭製造的TSK輕型坦克和三輛九二式騎兵裝甲車的輕型坦克連之外,帶著其餘的坦克立即返回哈爾濱向縱隊報到。

縱隊的命令來的很急,讓何誌山乘坐馬鳳岐帶去的軍列,三個小時之內必須趕往縱隊司令部報道。同時縱隊電告馬鳳岐,獨立二旅除了已經趕到的一個團之外,其餘的兵力將會在兩個小時之內趕到,包括留在哈爾濱擔任衛戍部隊的一個團。同時趕到的還有總部加強的一個地空聯絡組。

接到縱隊的答複,何誌山猶豫了一下,還是給陶淨非發了一個電報,希望能夠留在雙城配合馬鳳岐打完這一仗在走。畢竟雙城是自己占領的,對於這裏的地形以及敵情,比初來咋到的馬鳳岐要熟悉一些。自己留在這裏,對全局有好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