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沒有必要去揭舊賬(1 / 2)

眼前的這位東北局常委、主管軍事鬥爭的書記、吉東軍區司令員雖然在這種別樣的鬥爭中經驗全無。但是無論話裏話外,還是從現實的表現之中,卻對這種因為路線鬥爭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甚至牽扯軍事鬥爭的行為深惡痛絕,否則也不會下如此的狠手。

要知道,在不報告中央的情況之下,將一位大軍區黨委常委、副司令直接送回延安,這個決定不是一般人能夠下的。但凡有些黨內鬥爭經驗的人,都不會這麼做。畢竟現在東北與關內已經恢複聯係,高級幹部的人事權已經被中央收回。

在過去那種先斬後奏或者斬了也沒有地方上奏的情況早已經改變形勢之下,換了任何一個人都不會這麼做。一般穩重點的人,都會在內部先調整工作,將他調回軍區後再和中央交涉。像楊震這麼擅自做主的,恐怕自長征結束,三個方麵軍會師後還是第一次。

想到這裏,總指揮看了看楊震顯得極其堅毅的臉,心中卻是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在這件事情的作為。他強硬的,甚至不顧中央感受的手段,不經請示便將人強行送到中央。雖然扼製住了三分區內部這股極為不正常的潮流,使得還顯得有些稚嫩的部隊沒有受到太大的衝擊。

而且中央事後最終也默認了他的這種做法。但深知黨內鬥爭殘酷性的總指揮知道,這件事情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因為何種原因,對於中央來說,都是很難接受的。在李延平回來的時候,總指揮曾經找他談過話,詢問過中央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試圖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隻是讓他失望的是李延平也沒有說出什麼來。隻是告訴總指揮,主席曾經分別就此事專門找過自己與趙副司令談話。主席在找自己談話的時候,詢問的很詳細。甚至包括趙副司令要抓自己的事情,每一個細節都問到了。

而等談話過後,趙副司令便被送到了抗大學習。自己一直到返回東北,也沒有再見過他。對於這件事情,中央至始至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更沒有提出追究東北方麵的責任。他也隻是聽說中央內部因為這件事情也曾經有過一段的爭議,但是被主席給壓了下去。

李延平雖然沒有說出什麼,但對於總指揮這種經曆過北滿地區曾今近似乎殘酷路線鬥爭,已經養成謹慎習慣的人看來沒有發表意見,不代表沒有意見。所以總指揮的心一直在懸著,隱隱有些為楊震擔心。

而楊震卻沒有想到此時顯得有些沉默的總指揮心裏麵想著什麼。從總指揮與李延祿聽到自己提起那個人後麵上平靜的表情,楊震已經感覺到了什麼。隻是對於之前的抗聯各部之間的恩怨,楊震並不想多言。

畢竟那是已經過去的事情了,現在再掀起來,並不合時宜。而且那本身就是一筆糊塗賬,板子雖然最終落在國內堅持鬥爭人的身上,但根子卻是在莫斯科。就算掀起來,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不是嗎,反倒是會弄的自己被動。畢竟當初的始作俑者,現在依舊還是很被莫斯科看重的。

不想發表太多看法的楊震隻是簡單的評價了一句,表示自己對那個人軍事才能的惋惜之情後,便終止了這個話題,而是對總指揮和李延祿二人道:“總指揮、李主任,我要走了。小袁就先留在這裏,給你們做一個幫手和翻譯。她全程參與此事,有什麼不清楚的你們可以問她。還有和這幫洋鬼子打交道,沒有一個可靠的翻譯不行。”

說罷,楊震向總指揮、李延祿幾個人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後,便轉身離開。看著楊震顯得有些消瘦的背影,總指揮歎息一聲,想起楊震之前的話,不由得轉過頭對李延祿與李延平搖頭苦笑。

由於楊震早就已經決定去通河,所以他的那個簡便司令部一直做著隨時出發的準備。但隻是因為談判的事情,一直沒有走成。這次真的要走了,他身邊的隨行人員動作很快。等楊震走出設置在佳木斯的這個臨時司令部,已經完成了準備工作。

看了看滿天的星鬥,楊震沒有任何猶豫的上了汽車。在上車後,楊震對著也許是最後一次陪在他身邊的小虎子道:“虎子,你告訴先導車,讓他們加快速度。我合一會眼,等到依蘭的後,你一定要把我喊醒。還有,通訊車上要是電報,無論什麼時間,也一定要把我喊起來。記住,你小子不許擅自做主。”

盡管知道這個時候並不是休息的時候,但已經兩天沒有合眼的楊震卻實在有些抑止不住大腦的疲憊。為了在關鍵的時刻保持大腦的清醒,不因為大腦過度疲勞貽誤戰機,在上車後楊震還是決定小睡一會。

後世曾經過的特殊訓練,知道該怎麼樣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睡眠的楊震。交待完小虎子,裹了裹身上在他負傷後,車上便一直預備的日軍將佐級軍官的將校呢軍大衣,斜靠在這裏嘎斯M汽車後座寬大的座椅上,沒有多長時間便進入了淺眠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