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1 / 2)

聽罷楊震的這番話,格裏戈連科少將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看了看身邊的一個第一階段戰役已經大體定局後,從蘇聯國內趕過來身穿便裝的官員一眼後才道:“楊震同誌,不是我們不相信你們。但就目前來看,你們的生產能力是極為有限的,根本就無法滿足你們償還貸款的需要。”

“你們還至今尚未能大規模的履行償還我們之前簽訂貸款所需的煤炭,我們很難相信你們能在短時間之內會將生產能力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至於鶴立地區的石墨礦,好像自從被你們占領後就一直停工,再也沒有生產過。”

“很抱歉,除非你們能將這些礦山交給我們開發利用,否則我們無法相信你們的償還能力。楊震同誌,我們的這些產品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是蘇聯人民付出辛勤勞動一點一滴的成產出來的,我們也需要成本。在和你們達成協議之前,我們必須要考慮到你們的償還能力。”

“要知道,蘇聯人民雖然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已經將祖國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帝國主義國家,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強國。但畢竟還在發展之中,其承受能力還是有限的。在我們自身建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的時候,我們無力承擔太多的需求。”

“這和國際主義精神是兩碼事。楊震同誌,我想你應該明白這件事情。為了體現蘇聯黨和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之前對你們的支援已經是盡了最大努力了。再多,我們根本就無法承擔。”

格裏戈連科少將那句除非你們將這些礦山交給我們開發利用的話,讓楊震與李延平兩個人對視一眼,知道這是對手已經失去耐性,開始亮出底牌了。

話說到這裏,格裏戈連科少將雖然沒有直接挑明,但楊震已經明白蘇聯人對這個石墨礦如此誌在必得,但有了這麼一個先決條件總歸還是不錯的。他們果然盯上了鶴立地區的石墨資源。

石墨這東西的重要性,在座的其他幾個人也許不清楚,但楊震可就心知肚明了。如果說石油號稱現代化工業的血液,那麼石墨就是現代工業的潤滑劑和防護牆。在冶金、化學等方麵,石墨的作用幾乎是不可替代的。沒有耐高溫的石墨製造坩堝,冶金工業則會直接陷入癱瘓。

老大哥雖然號稱礦產資源豐富,現代化工業基礎的鐵、石油、煤、銅等資源一樣不缺,但是卻恰恰沒有石墨這個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冶金和化工行業相當關鍵的一個資源。而這兩個行業,正是建設現代化國防最基礎的工業。在現在這種資源都掌握在美英手中的情況之下,老大哥想方設法弄到自己短缺的資源,也就不難理解了。

想到這裏,看了一眼格裏戈連科少將,以及他身邊的一個身穿西裝的神秘人物。楊震卻是突然想起了一個在二戰中發展起來,二戰後開始壯大的。也是除了冶金和化工工業之外,最大的石墨消耗產業。心裏不禁有些疑問,難道老大哥現在已經開始動手了?

琢磨了一下,楊震笑道:“格裏戈連科少將,您應該清楚。原來控製在我們手中的隻有一個鶴立的興山煤礦,一年的產量不過百餘萬噸。除了我們自身消耗的,可以用來償還貸款的數量有限。”

“而現在,在第一階段戰役勝利結束之後,日本人為了掠奪北滿豐富的礦產資源修建的四大煤礦都在我們手中。這四個煤礦,不許改進一年的產量便有近千萬噸。如果我們開動馬力,全力生產的話。欠蘇聯同誌的那幾千萬盧布的貸款,即便按照眼下一噸煤四十盧布這種白菜價,我想用不了兩年我們連本帶利就能全部償還完畢。”

“至於鶴立地區的石墨礦,我們這次已經與美國人達成意向協議。我們出礦山的經營權,他們出技術和資金,合資開采。美國人還初步同意,在鶴立地區建立一個石墨提純廠,同樣由我們合資經營。我保證隻要這個石墨礦一投產,我們獲得的收益,將全部用來償還蘇聯方麵的資金。”

楊震這句話,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座的幾個人,除了與他搭檔這麼長時間,對他已經很了解,知道他這麼說,不知道又有什麼鬼道的李延平之外。不僅對麵的格裏戈連科少將被嚇了一跳,就連身邊的總指揮與李延祿也不知真假的被嚇了一大跳。

隻是這兩位都經曆過多年殘酷遊擊戰爭的考驗,這心裏素質也過硬的緊。尤其總指揮,對楊震很了解。所以雖然被嚇了一跳,但隻是遞過去一個懷疑的眼神而已,麵上卻是依舊平靜無波。

因為此次談判,中央指定由軍區執行,他們並未太多的參與。這次來,他們是昨天應楊震的要求,準備前來接替他參與談判的,對於楊震之前的談判他們並不是很清楚。所以對於楊震的這句話,倒是感覺到相當的意外,也真給嚇了一大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