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讓不能無底線(2 / 2)

“江北既然已經決定對我們出售T二六坦克和BT坦克,那麼型號上的差別我想不會太大,這個應該可以很快的談攏。現在主要的分歧就在支付手段上,雙方差距甚遠。既然江北方麵堅持不再提供貸款,老楊你看我們是不是退一步?時間不等人,他們拖得起,我們拖不起。”

“你看在你第一階段戰役結束後,隨著我軍占領勃利、依蘭、密山全境,日軍占據的北滿地區幾個大型煤礦現在都在我們手中。現在東北局和軍區手裏有鶴立、勃利的七台河地區、密山、穆棱交界的雞西街煤礦、以及富錦西南部的雙鴨山地區四個大型的煤礦。”

“尤其是七台河,我聽蘇聯專家說,都是最優秀的工業用煤。這種優質的工業用煤,即便是在蘇聯也極少。我從查獲的日偽資料上來看,這四個大型煤礦一年產煤近千萬噸。而且都是優秀的工業用煤。”

“這些煤礦一年的產量不低,但我們自身的消化能力有限。加上軍工廠以及境內的僅有的幾個火力發電廠,以及冬季取暖使用,一年消耗煤炭也就有個百萬噸就已經很不錯了。剩下的煤炭,我們想賣沒有地方去賣。想自身消化,沒有那麼大的實力。即便按照你的規劃,就算全部建成,這麼多的煤炭我們也消耗不了。”

“我們先後占領的這幾個大型煤礦,解放的礦工連同家屬足足有十餘萬人。這些人年紀不同,你不可能都將他們拉到部隊中去。隨著農用機械的引進,我們生產建設兵團也一下子安排不了這麼多的人。這些礦工連同家屬,總得給他們找一個吃飯的地方。”

“為了維持礦工的生活,我們現在非但不能停止煤炭的生產,還要馬上著手恢複生產。但生產出來的煤炭又沒有人要,隻能堆在露天。而蘇聯遠東地區,限製於人口和運力,大部分的煤炭隻能靠其從西部調運也不是很方便。”

“生產線的引進,我們可以用現彙購買。至於計劃中的那五百輛坦克,我肯我們可以和他們談判使用煤炭支付。當然如果能談成,都用煤炭購買那是最好的。這樣,即可以節省我們寶貴的外彙,也可以達成引進裝備的需要。同時,還能維持這幾個大型煤礦的生產,並解決了煤炭銷路的問題。”

“你的心思我明白,但是老楊看事情不能單看一方麵。我們原來一直進行軍事鬥爭,但在根據地擴大後,經濟建設也要提到日程上來。幾百萬人口的衣食住行,加上幾十萬煤礦工人、伐木工人的生活我們都要去考慮。”

“我昨天晚上和總指揮、我大哥聊過了。東北工委正在抓緊時間恢複新解放區的煤礦生產,他們同意今後以煤炭為出口對象,除了原來償還外債之外,向江北購買設備以及一些生活物資。而在軍事任務壓倒一切的前提之下,出口的煤炭將有很大一部分劃撥給軍區使用。”

“蘇聯方麵在這件事情上卡我們的脖子,無非是想從我們目前的戰果之中分一杯羹,最求自身的利益而已。既然現在我們打成目的的關鍵在他們手中攥著,我想適當的做出一個讓步,也是必要的。”

“最關鍵的是,在昨天的談判之中格裏戈連科少將幾次提起七台河地區的煤炭。我想他們恐怕也是預謀已久了。你沒有發現嗎?他這次來觀戰,帶的隨行人員中居然有地質和煤炭的專家。一個軍事觀察團,帶幾個煤炭專家做什麼?”

“我想他們恐怕是早就瞄上了北滿這幾個特大型的煤礦。至於要求現彙支付,應該隻是他們的一種獲取最大利益的手段而已。如果蘇聯方麵同意我們以煤炭支付費用,我想我們應該還是可以談攏的。

“隻是讓我有些擔心的是,他們的目的不會這麼簡單。一旦他們的要求超過我們能接受和容忍的範圍之內,我們該如何去做?這也是總指揮一直在考慮的事情。總指揮昨晚跟我說,為了達到目的,可以做出部分妥協。但退讓絕對不能無原則的一退到底,我們要有自己的底線。”

說到這裏,李延平沉默了一下,看了看楊震聽完自己這番話的表情後又道:“老大哥除了盯上幾個大煤礦之外,恐怕還有鶴立和柳毛的石墨礦。我已經接到一分區的報告,我們聘請的那些蘇聯技術人員,多次不經允許擅自進入鶴立地區進行勘察,並多次利用回國探親的機會,將礦石標本送出去。咱們這位老大哥,眼睛賊著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