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細節決定命運(1 / 2)

在與楊震見麵後,這位格裏戈連科少將的態度與之前與總指揮談判之時吞吞吐吐的態度相比,可謂是有著天壤而別。一見麵,甚至沒有用楊震提起,他就明確的告訴楊震,蘇聯方麵已經同意按照楊震的要求出售一批坦克和裝甲汽車,同意出售T二六坦克以及其使用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九十馬力柴油機的生產技術。

並原則上同意協助抗聯建立一個坦克生產廠以及相應的設備生產廠。隻不過在楊震與他見麵後的談判之中,雙方之間的差距還是不小的。而主要的差距是集中在蘇聯方麵提供的坦克數量、種類以及價格和付款方式上。

蘇聯方麵意見是出售在曾西班牙內戰中大量使用,以及曾經提供給國民政府的T二六B以及BT五型坦克、BA二七型和BA三型裝甲車。

而楊震提出購買的是T二六係列裏麵經過改進後,炮塔的正麵因為額外焊接鋼板,防護力明顯增強。其正麵裝甲厚度達到五十毫米,發動機馬力也提高至一百馬力。成為整個T二六係列中防護力最強、機動性能最好的,也是最新型的T二六S坦克以及BT七型快速坦克。

至於BA二七型裝甲汽車,這種並沒有什麼太大作用,而且裝甲薄弱,越野機動性能差的裝甲汽車他並不想要。如果對方堅持出售,也是要BA十型,而不是要老舊的BA六型和BT三型。尤其是蘇聯方麵建議的BA至於支付方麵的問題,楊震提出來希望江北以貸款,並以煤炭作為償還手段的方式提供這些裝備。但蘇軍方麵一口咬定必須要現彙支付,但是價格上可以按照蘇聯方麵提供給國民政府的價格,按照實際市場價格的半價提供。

很明顯,蘇軍提出全部以現彙為支付手段,是因為他們已經知道楊震通過出售幾種特效抗生素獲得了大量的額外彙。蘇聯方麵想要通過這些即便按照他們所說的半價,總金額也達到上千萬美金的坦克,彌補自己國內目前比較匱乏的外彙儲備。

但一下子讓楊震拿出上千萬美金去購買這些實際上已經落後的武器裝備,他那裏會幹?與聽到蘇聯方麵同意出售大量的坦克,而極為興奮的總指揮和李延平,甚至中央不同。對於這個時代武器發展脈絡很清楚,知道這兩種坦克在一兩年之內就會被淘汰的楊震來說,卻是很難接受的。

而美國人那邊,雖然在支付手段以及現金支付比例上達成了一致,同時大的框架已經基本敲定。但除了在選派留學生和出售P三九戰鬥機,以及戰鬥機生產線的差距之外。在出售軍工設備種類上,以及一些細節的問題上,尤其是對於楊震堅持引進大馬力柴油機和汽油機技術上卻同樣分歧極大。

又經過一天的唇槍舌戰,美國人同意在原有的出售一個煉鋼廠以及一套汽車生產線,並轉讓三噸以及五噸卡車生產技術,以及相應的汽油發動機技術。但是卻不同意出售大馬力柴油機的技術,以及在軍工設備的引進上設置了相當多的障礙。

無論是皮爾斯還是詹姆斯都認為,對於那種機器設備隻要不違反美國的相關法律,他們都可以幫助購買。如果楊震要的設備違反法律,是美國公司禁止出口的設備,除非得到國會與白宮特別批準,他們無法同意。比如楊震要的某些高精度特殊設備,就必須要有出口許可證。

而且對於出售技術來說,卻是需要相關公司的同意,自己無權做主。他們可以代替楊震采購所需的設備,但無法做主同意轉讓技術。那些東西都是要和這些公司麵談,至於人家出售不出售那要看他們的意見。

不僅僅是技術和設備出口的問題,最關鍵的還是合同履行的問題。錢在美國人手中,等自己資料轉讓完畢,這些美國人隨時在無監督的情況之下,可以做大做手腳、以次充好。甚至將資金抽回去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還有技術設備,全新的和二手貨的差別也是很大的。盡管楊震也知道,自己要貨急,新貨肯定不會太多。楊震知道這個時候,美國工業界正在為了滿足英國人以及未來美國自身大量軍需訂貨,而正在急速的擴張產能和進行產業的升級換代。這個時候弄一些實用的二手機器設備並不是太難的事情,在時間上也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但二手貨和二手貨之間還是有差別的。上個世紀生產古董級別的二手貨,和二三十年代生產的二手貨,還是有天壤之別的。楊震可不想再搞出來一次與前次江北一樣的事情來,運過來的機器設備,居然還是本世紀初他們參加八國聯軍時候,從中國掠奪去的那樣笑話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