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1 / 2)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七七事變以來,十四師團經曆過的幾次大戰,時任師團長的都是特工出身。兩年前蘭封會戰,孤軍深入被合圍,如果不是中國軍隊內部相互拆台,作戰不利差點沒有被全殲時的師團長土肥原賢二中將,就是特工出身。

如今在方正縣城,這個北滿一個毫不起眼的小縣陷入困境時,師團長又是特工出身。這位喜多誠一中將,與好賴也幹過兩任聯隊副的土肥原賢二相比。雖然也是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畢業,但指揮官生涯最多隻幹到了大隊長,剩下就一直在特務機關混。

尤其七七事變後,從上海特務機關長、天津特務機關長,一直做到華北方麵軍特務機關長。實戰經驗不僅與其他那些從步兵或是炮兵爬起來的同僚相比,就是與他前任的前任土肥原賢二相比也差很多。

要說搞特務工作,弄點情報,拉攏漢奸成立親日偽政權,他也許是行家裏手。但是要是打這種硬碰硬的作戰,他的軍事理論水平也許不差,但是最關鍵的實戰經驗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了。

這類人腦子活,但處事往往有些過於瞻前顧後。與他那些正兒八經從基層一步步的從中隊長、大隊長、聯隊長走上來的同僚相比,明顯缺乏戰場上殺伐果斷的堅毅性和戰場分析、判斷能力。

換了那位二十九師團長上村利道中將,早在發現友軍失去聯絡,對手有下一步合圍自己的趨勢時,當時就連招呼都不打一聲,甚至為了保住師團主力,不惜留下了近一個聯隊的兵力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自己則趁機會撒丫子跑路。

而這位喜多誠一,枉費了他多年特工生涯鍛煉出來的靈活腦子,卻還傻愣愣的等待關東軍的指示。除了東線方向還有些動靜,其他方向戰火已經平息,對手隨時可以抽調大量的兵力合圍自己的情況之下,還在固執按照關東軍的命令留在方正。

盡管他在江防又一次被突破,側翼也被對手打到眼皮子底下的時候,已經明白再不跑就被對手合圍在這巴掌大的方正縣城了。可他卻依舊要固執的等待關東軍司令官許諾的,現在還在紙麵上的援軍。

也許是喜多誠一的威脅起了作用,也許是梅津美治郎大將明白事態如果再惡化下去,恐怕整個北滿都危險。天亮之後,援軍雖然依舊沒有到。但是一直作為空頭支票使用的空中支援卻是到了。

麵對日益窘迫的戰局,梅津美治郎這次是下了血本。距離戰場最近的關東軍駐哈爾濱幾個機場的陸軍航空兵第十七飛行團、由嫩江轉場到哈爾濱的第十飛行團、駐齊齊哈爾剛剛完成換裝以及補充的第九飛行團幾乎是傾巢出動。

九七式重轟炸機、九七式、九八式輕轟炸機,九七式戰鬥機、九七式偵察機,足足出動了二百多架。這還是關東軍自諾門罕作戰以來,第一次同時出動如此大的編隊進行對地支援。

由於已經得知對方有了航空兵,關東軍航空兵團一改過去與抗聯作戰時候的飛揚跋扈,對地攻擊作戰從來不帶護航戰鬥機的做派。這次一次性出動了第一、第七十兩個飛行戰隊的九七式戰鬥機,甚至連原來駐紮在龍鎮,還裝備九五式戰鬥機的第七七戰隊都派了出來。出動的飛機中戰鬥機足足占據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原本按照梅津美治郎的意思,用這些飛機全力支援十四師團,至少讓喜多誠一將戰局先穩定下來,讓其至少堅持到援軍的抵達。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現在已經成為哈爾濱東北屏障的方正地區是絕對不能丟的。

丟了方正,不僅哈爾濱東北方向已經是無險可守。如果對方願意的話,隨時可以從方正直插哈爾濱。而且從方正向西,關係著黑河境內的第一師團後路的問題。方正必須守住,這是梅津美治郎的觀點。

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複拉鋸苦戰後,十四師團兵力不足的情況,梅津美治郎並非不知情。隻是他現在手頭能調動的實力實在有限,調集援軍需要時間,而從那裏調集援軍更需要反複的掂對。第一階段損失的大批部隊,需要新的去填補。對於喜多誠一援軍的要求,梅津美治郎也隻能先拖著。

實際上從十一師團一去沒有了音訊後,梅津美治郎就琢磨從那裏抽調兵力去填補那個巨大的漩渦。可一下子損失了四個師團,這麼大的窟窿那裏是那麼好彌補的?雖然手頭還有幾個師團,但一個蘿卜一個坑。抽調那個都要反複掂量。

而且從前一段的戰事來看,抽調少了,是給人家送上門的菜。抽調多了,整個關東軍的後防就全部空虛了。尤其是在剩餘的幾個師團不是情況不盡如人意,就是位置關鍵動彈不得的情況之下,抽調那個師團北上增援,對於梅津美治郎來說很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