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該有一個了斷了(1 / 2)

盡管手頭上的兩個旅現在呈現出一頭沉的格局,讓王效明頭疼歸頭疼。不過畢竟他王效明雖然不是那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人,但也不是那種有點困難就怯戰,寧肯放跑日軍也不敢打的人了。

要是因為部隊的現狀,就放過當麵的日軍不打,那他就不是當初在關內嘴子山,以一個營的兵力加上臨時拉壯丁的上千戰俘,獨抗日軍一個師團,並最終堅持到援軍趕到的那個王效明了。

在接到下麵部隊,十四師團調動頻繁的報告後。親自上一線陣地觀察後,敏銳的察覺出日軍有撤退的舉動後,盡管手頭的兵力火力都不足,王效明還是以最快的速度,一邊將情況上報總部,一邊快速的調整兵力部署。在楊震的命令抵達之前,王效明已經投入了手頭所有的有生力量,率先對正在準備撤退的十四師團展開了全麵的反擊。

而在這之前,盡管因為部署上的分歧,王效明與陳翰章也有過分歧。但兩個人之間的分歧,並未影響到王效明下這個決心。

與下決心不等命令先打了再說的王效明不同,二縱政治委員陳翰章卻是建議先調整部署,等總部回電後再行動。陳翰章擔心不是沒有道理,部隊現在麵臨的情況是防守有餘,進攻不足。最關鍵的是炮彈數量不足,無法對進攻實施有效的炮火掩護。對麵是日軍的一個整編師團,不是偽滿軍。硬碰硬的攻擊,沒有足夠的兵力,弄不好很容易弄巧成拙的。

對於陳翰章等待總部答複的建議,王效明直接搖頭道:“老陳,我們沒有時間去等總部的批準了。現在十四師團已經開始收縮兵力,如果我們放棄這個機會,一是十四師團很可能會從我們眼皮子底下溜走。另外,等他們完成兵力部署調整,火力、兵力的密集度都很高的時候,我們在打付出的代價更大。”

“戰機稍遜即逝,一旦失去我們付出的代價更大。對於我們這些負責一線指揮的各級指揮員如果事事隻能請示彙報,等待上級決策,連毛都抓不到。老陳咱們部隊可不講究那些規矩,被動作戰不是咱們的風格。”

說到這裏,王效明轉過頭對著一直看著地圖,顯得很沉默的馬春生道:“老馬,你的意見怎麼樣?是等總部指示還是先幹他一下子。至少不能讓喜多誠一這老小子跑的這麼順順當當的。咱們二縱可丟不起那個人。”

馬春生搖了搖頭道:“司令員,政委說的沒有錯。我認為要是強行攻擊,我們手頭的兵力的確有些不足。獨立六旅攻擊不足,守成有餘。而咱們縱隊攻擊力最強的六旅又被總部調走,手頭隻有一個四旅可以發起攻擊。而且我們現在炮彈儲備也不足,強攻隻能讓自己陷入被動。”

“不過你說的也沒有錯,我們不能讓鬼子十四師團這麼順順當當的跑掉。根據總部發來的戰況來看,一縱那邊的戰事已經結束,下一步總部雖然還沒有下達命令。但總部不會讓一縱總是這麼閑著的。我有種特別的預感,總部下一步肯定要有一個大的動作。”

“而從目前整個戰局來看,在二十九師團撤退後,整個戰線目前還成攻勢狀態,與我軍直接接觸的就是這個十四師團。但我認為,總部不會將這個十四師團當做下一步的攻擊重點,否則六旅總部就不會調走。”

‘“不過,司令員說的沒有錯,這個十四師團不能放走。不管總部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是什麼,但有一點我們必須注意到,這個十四師團一旦與我們脫離接觸,無論關東軍司令部將他們放到什麼位置,至少都會給總部的下一步作戰計劃帶來極大的幹擾。一個日軍野戰師團,總部不可能視而不見。”

“所以我們就算兵力不足,但也不能對其撤退的舉動視而不見。就算打不垮他們,但是也要死死的纏住他們,讓日軍無法將其調到其他方向。但有一條死打硬拚,是肯定不行。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以四旅一部,也就是一個團的兵力,配屬四旅山炮營從他們的側翼發起攻擊。”

“而集中四旅主力兩個團,集中全部炮火從他們的正麵開始突擊。喜多誠一調整部署,會采取逐次收縮兵力,這樣他們前沿的兵力不會太強。而且我們在之前的糾纏之中,也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十四師團的側翼,所以日軍在兵力收縮的時候也會更多的將注意力放在兩翼,他的正麵防禦兵力不會太多。我們從正麵突破應該是一個比較恰當的選擇。”

“我建議以四旅十二團加強十一團的一個營,並縱隊一零七火箭炮團一個營以及一個一零五野炮營,外加四旅旅屬山炮營,由小高麗溝向李仁屯一線發起攻擊。兵力不要多,但是火力一定要充足,給日軍造成我軍從他的左翼發起攻擊的假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