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1 / 2)

楊震將看似對商業有一些了解袁芷若留了下來,聽聽自己與李延平的談話,以便為此次談判能夠提出一些必要的建議。至於這個袁芷若為什麼會懂得這些,而且哪來的這麼高外語水平,楊震卻是沒有問。

要知道,這麼流利的英語和法語,還精通日語和俄語,這就說明這個女孩至少常年受到過類似的教育。在現在一般學校不開這種課程的情況之下,也就說明她肯定有自己別的受教育途徑。而最有可能的就是聘請了外籍家庭教師,這可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起的。這個女孩子出身恐怕會不簡單。

但對於這個女孩子究竟什麼樣出身,楊震卻是沒有問,更沒有去打聽。因為他知道,既然能通過東北局的審查到自己身邊工作,想必其背景和資料東北局也有一定掌握。更何況,楊震也不是那種唯成分論的人。

資本家的孩子未必就是壞人,同樣貧下中農的孩子也不見得都是好人。紅軍自從成立到現在,那些吃不了苦叛逃的,或是受不了酷刑拷打叛變的,可還真沒有幾個資本家和地主家庭出身的人。而且楊震從內心裏麵,也很反感唯成分論。

留下袁芷若後,楊震轉過頭對正在看袁芷若翻譯過來資料的李延平道:“政委,按照中央提供的資料上邊顯示,我還是決定將這三億美金盡可能的花到購買軍工生產設備,以及引進必要的生產線上。”

“我認為引進的重點放在這幾個方麵;一是煉鋼廠,這個是必要的,也是我們急需的。我們不能總是依賴江北提供炮彈鋼以及原料用鋼。二是一些我們急需的化工產品生產線以及軍工設備。三是載重卡車的生產線,四就是飛機以及發動機生產線。”

“這幾樣都是我們一定要談成的,也是必須的。隨著部隊的擴編,除了對卡車等後勤裝備依賴性更強之外,彈藥的消耗也越來越大。此次戰役到目前為止,進行了才一半。原有的彈藥儲備,尤其是炮彈儲備已經消耗近六成。”

“兵工廠歇人不歇機器的加班加點,停下所有武器裝備的生產,全力生產彈藥,也隻能勉強滿足目前部隊日常輕彈藥消耗量。至於炮彈,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之下,隻能動用我們原有的儲備。”

“而生產彈藥所需的炮彈鋼、火炸藥以及彈殼銅,又必須以黃金和現彙從江北進口。這不僅極大的消耗了我們本就不富裕的財力,也對生產發展壯大是一個極大的製約。這對我們今後發展極為不利。”

“解決軍工原料,尤其是生產彈藥和裝備所需的鋼材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江北雖然已經對我們出售了合成氨的工廠,並配合我們已經完成基建,即日便可以投產,解決了我們生產無煙火藥的部分原材料。”

“但是鋼鐵廠這種軍工生產最基本,也是最上遊的原料生產設備,卻是始終牢牢控製在自己手中拒接出售。而鋼材對於一個國家的軍工生產能力確實最關鍵的。一天不能解決鋼材來源,我們的脖子還還在對手的手中卡著,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弱點。”

“至於武器彈藥,一是美國人不見得會出售現役的裝備給我們,即便我們想買也不見得能夠買得到。二我們現在使用的裝備口徑已經過於繁雜,根本沒有必要再增添一種我們並非是必要的口徑了。”

“我們手頭使用的輕武器,除了數量最大的德係的七九口徑和日係的六五、七七口徑之外,數量不少的還有法式的八毫米口徑和蘇製的七點六二毫米口徑。除了這些大眾貨之外,還有不少的意製六五口徑,以及同樣在使用的英製七七口徑。”

“而日式彈藥之中的七七口徑彈藥,又有兩種不通用的子彈。意製六五口徑與日式六五口徑又不存在通用的可能性。而美製的口徑又與我們原來使用的裝備口徑不同,我們一旦購買,會給我們已經壓力很大,已經是很繁瑣的後勤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三,我們現有的武器裝備,包括儲備在內,已經足夠使用一到兩年的。至少是眼前沒有必要再動用寶貴的外彙和資金,去購買我們並非急需的輕武器。更沒有必要讓我們本來已經很複雜的輕武器,更加複雜化了。最關鍵的是這些輕武器,也並非是最先進的。”

“而我們從江北購買以及繳獲的軍工設備大多都是使用多年的二手貨,原材料消耗大,而且產能低下。我們現在有八部子彈機,按照設計能力,在滿載的情況之下,每天可以生產彈藥四十萬發,而實際上連三十萬發都不到。

“七五山野炮彈生產線和迫擊炮彈生產線也存在著同樣的情況,根本達不到最大的生產能力。還有一部分機器設備老化嚴重,產能極為低下不說,對原材料消耗和浪費也大,已經是必須淘汰的產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