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要的就是一盤亂局(1 / 2)

聽到楊震詢問自己對後續作戰的想法,郭邴勳微微頓了頓道:“一號、政委,對於這個問題這段時間之內我也考慮過。原本隻是在考慮,隻是沒有想到卻來的這麼快。所以隻有一些還不太成熟的想法。”

“現在第二十九師團跑了,我們正麵的日軍隻剩下在方正一線與王效明所部糾纏的十四師團,以及現在杜開山正麵的十二師團。如果說還有的話,那麼就是與我們隔小興安嶺對峙的第一師團和駐紮在琿春一線的日軍五十七師團。”

“從整體戰局來看,早在十一師團在寶清境內被合圍的時候,我就感覺到我們已經到了打出去的時候。我們在寶清境內合圍了日軍十一師團,也就是說整個戰局的主動權已經牢牢的掌控在我們手中。對於我們來說,是時候開展外線作戰了。”

“我看是不是可以這樣,以目前在二十九師團逃跑後,已無主要作戰任務的陶淨非指揮所部獨立二旅、以及以二分區基幹團為主編成的獨立四旅,三分區基幹一團編成的獨立五旅組成第四縱隊。加強現在由陶淨非指揮的二縱五旅,由陶淨非指揮從勃利、依蘭現駐地南下,直插寧安。”

“隻要四縱搶占寧安,我們向西可以隨時切斷十四師團的後路,與正麵的二縱配合,完成對十四師團的合圍。向東可以與杜開山的三縱配合,切斷十二師團與後麵的五十七師團聯係,完成對駐綏陽境內的日軍十二師團合圍。”

“同時讓配屬給一縱的二縱六旅的部隊歸還建製,以原三分區基幹第二、三團編成的獨立六旅編入,從方正、通河向正麵其正麵的十四師團發起全線反擊。同時孫三的裝甲旅在配合杜開山所部完成對第八師團殘部的圍殲後,立即西調,加強給王效明或是陶淨非兩部。不過,我認為還是加強給陶淨非比較恰當一些。”

“而王光宇的一縱,則立即一二兩個旅收縮撤回湯原境內。同時配屬原駐紮在湯原境內,擔任警戒的獨立三旅,以及從劉長順指揮的預備隊組建的第七旅。準備隨時越過小興安嶺,插向綏棱、慶城、通北,插向黑河地區第一師團的側後方。”

“另外以進入我軍根據地的三路軍殘部為基幹,加強編二分區基幹二團,編組成為獨立第八旅,調撥給一縱隊指揮。那裏是三路軍的老遊擊區,加強獨立第八旅,對他們展開會有極大的便利。”

“我軍即將展開南下作戰,主力可謂是已經傾巢出動,現在後方很空虛。這個第一師團不管東進不東進,但是與我們隻隔著一條小興安嶺,對我們來說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隻有將這個第一師團全部解決,我們才能沒有後顧之憂。”

聽到郭邴勳對下一步作戰的構想,楊震微微點了點頭道:“老郭,我的想法和你差不多。無論我們在一下步作戰中,這個第一師團出動不出動,為了保護我們側翼的安全,我們都必須要先解決掉他們。”

“所以我在返回佳木斯之前,已經督促劉長順盡快完成新編部隊的組建。同時已經命令王光宇、易建平指揮一縱主力向湯原收縮待命,隨時準備西進。隻是對於裝甲旅和陶淨非的下一步穿插地點我和你有些不同。”

“我的想法是將裝甲旅包括騎兵旅在內,全部配屬給陶淨非。同時再配屬他們兩個汽車團。置方正境內的日軍十四師團不顧。從依蘭向西南方向的延壽、賓縣、阿城方向強行穿插,以強行軍的速度,在日軍還未反應過來之前,搶占北滿戰略重鎮哈爾濱。”

“如果十四師團在二十九師團脫離戰場後,也強行南撤的話,陶淨非可以就地阻擊,配合王效明的二縱對十四師團進行合圍。如果十四師團不動,那就以最快的速度搶占哈爾濱,封鎖整個北滿地區除了十二師團之外所有日軍的退路。並徹底的切斷日軍東西交通大動脈濱綏鐵路。”

說到這裏,楊震在牆上掛著的地圖上哈爾濱的位置上大大的畫了一個圈:“從現在看二十九師團的逃跑,對於我們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其提前跑掉,卻使得我們可以提前騰出了一支手,隨時伸向日軍腹地。”

“不過這個二十九師團逃跑也給我們後續作戰帶來了一定的變數,也就是在陶淨非向哈爾濱推進的過程中,隨時有可能與其遭遇而提前暴露。所以現在摸清楚二十九師團究竟撤向哪裏,對我們來說相當的重要。”

“至於根據地內部,我準備將關內空運過來的兩萬人,加上我們在第一階段作戰俘虜的近兩萬偽滿軍,以及劉長順那裏剩下的六個團,編組成六個獨立旅,作為守備部隊以及戰略總預備隊。”

楊震的話音落下,一邊的李延平與郭邴勳二人卻是被他的這個可謂膽大包天的想法,弄得不由的一愣。對於其他方向的作戰楊震與郭邴勳的思路幾乎沒有任何的差別,但對於陶淨非穿插的方向,兩個人在部署上卻是有著本質的區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