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那幾架飛機投下的炸彈之中,並不是像楊震所說的那樣隻有一種新式炸彈。確切的說應該是兩種。除了這個世界上第一批空氣燃料炸彈之外,還有這個世界上第一種滑翔炸彈。
因為雖然由於飛機載重的原因,其中兩架由C四六運輸機臨時改裝的轟炸機攜帶的炸彈噸位還比不上後世的高腳杯、大滿貫之類的超級炸彈。
但作為這個世界上第一枚加裝了一二二火箭炮使用的火箭發動機,以及加裝了取自擊落的日軍飛機上鋁製機翼。重量達到了整整一噸的第一代無製導滑翔炸彈,也應該算是一種新式的炸彈。
為了摧毀日軍在東滿境內修建的大量永備工事群和要塞群,早在空氣燃料炮彈完成試製後,楊震就已經命令兵工廠在引進的蘇製炸彈生產線的基礎上,按照自己提供的資料研製與生產所謂的超級炸彈,也就是重量在一噸左右的普通炸彈和重量在七百公斤左右的空氣燃料炸彈。
而且為了增加這些炸彈的穿透力和轟炸距離、精度,雖然遲遲無法解決這些炸彈無線電製導的問題,但楊震卻是特地的在炸彈上加裝了兩枚一二二火箭炮彈的發動機。
而這些外形古怪,顯得有些頭重腳輕,依靠本身重量穿甲能力就已經很驚人的炸彈,在加裝了一二二火箭炮發動機後,對永備工事的穿透力已經達到後世的美軍五十年代的標準。對付日軍修建的要塞群中的永備工事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為難。
這兩種炸彈按照作戰要求是要相互配合使用的。轟炸機先對日軍永備工事投擲重達一噸的經過改進的普通炸彈穿透日軍隱蔽部的頂部,為後續的燃料空氣炸彈打開道路。然後再由普通轟炸機投擲燃料空氣炸彈,以對日軍那些永備工事群以及裏麵的日軍實施最大的殺傷功效。
隻有由於這些炸彈工藝複雜,再加上原材料的短缺,以及由於載彈量大小以及飛機數量的原因。一共隻分別生產了十五枚和三十枚。所以對於廟嶺地區日軍永備工事群轟炸,隻由兩架C四六運輸機攜帶了兩枚超級普通殺傷炸彈。另外則是由兩架DO十七式轟炸機攜帶了四枚燃料空氣炸彈。
盡管數量不多,但這些超時代的炸彈卻發揮了巨大的殺傷力。加裝了彈體機翼和助推火箭發動機後,這些大重量的炸彈實際上已經成了半鑽地炸彈。
而加裝的從江北購買的魚雷使用的延時引信以及炸彈內三百多公斤的裝藥量,實際上隻要命中,幾乎是根本就不在需要再使用燃料空氣炸彈補漏。
但是出於對付那些占大部分的半永備工事群摧毀以及對要塞內部人員殺傷性的考慮,楊震還是決定采取超級炸彈與燃料空氣炸彈相互配合使用。以最大限度的徹底摧毀日軍廟嶺地區的永備工事群。
而廟嶺地區的日軍要塞內部守備隊不僅光榮的成為這個世界上第一批享受到滑翔炸彈的招待的人,還榮幸的成為燃料空氣炸彈的第一批實驗者。這個待遇相對於隻享受到了殺傷力小得多的空氣燃料炮彈招待的他們在寶清戰場上第十一師團同袍來說,不能不說是極為光榮的事情。
在氣候條件稱得上良好的情況之下,雖然隻經過了簡單的戰術演練,但兩架C四六運輸機投擲下兩枚以完達山命名的超級炸彈中的一枚,依舊準確的命中了廟嶺日軍要塞所在的山體。
盡管加裝了不少對精度有改進的配件,但畢竟是沒有製導的普通炸彈。這兩枚超級炸彈中的一枚打偏了,落到了山頭的另外一側,隻將日軍部署在另外一個山頭內的軍用倉庫夷為平地。
但是另外一枚卻準備的命中了山腰處的一處永備工事,並依靠自身的穿透力,以及彈體上的兩枚火箭助推,穿透了整個被日軍已經挖空的山體,在山體工事的底層徹底的摧毀。也正是這枚唯一命中的炸彈,為後邊的戰術展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這枚幾乎穿透了日軍整個山體工事的炸彈巨大的破壞力雖然未能徹底的摧毀廟嶺工事,但是卻將它的底層工事全部炸毀不說,還在穿透的地方開了一個大大的天窗。
雖然後續的四枚加裝了阻力傘的燃料空氣炸彈隻有兩枚投入到了這個天窗之中,但就是這兩枚空氣燃料炸彈在後續投下的引爆彈引爆後,產生的巨大威力給日軍廟嶺要塞帶來了最致命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