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1 / 2)

說到這裏,杜開山猶豫了一下後道:“不過一號,從眼下的情報來看,整個半截河要塞群隻有一個國境守備隊,我總感覺有些不太對勁。您看從興凱湖邊上的蜂蜜山一線,經廟嶺到半截河橫貫了幾乎整個密山南部國境抵達的這個要塞群,僅僅在地圖上標示就有幾十公裏長,隻有一千五百人的守備隊,這可能嗎?”

“我覺得還是派人偵察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修建這一築壘地域的勞工。一是詳細的了解一下這個要塞群的內部結構,在一個也是了解一下這裏麵究竟有多少的兵力和火力配屬情況。最重要的是摸清楚裏麵有多少勞工,以免在我軍攻擊時候出現不必要的誤傷。”

“我在拿下東安和密山縣城後,曾經找當地人詳細了解了一下這個所謂的半截河要塞群的情況。從當地人口中了解到的情況很不容樂觀。僅僅廟嶺至蜂蜜山一線,就有日軍大約一千名日軍左右,而且有人親眼看到日軍往裏麵運送重炮。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麼整個半截河到蜂蜜山一線所有的日軍都集中在了東北方向,那麼整個西南方向就全部空虛。一號,我不認為日軍會做如此的蠢事。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在一點上,而放棄其他方向。所以一號,我覺得我們還是慎重一點,派人上去偵察一下為好。”

“不過從當地為日軍服勞役的人口中,我們也了解到了無論是廟嶺還是半截河地區,日軍的工事並未全部完成,因為日軍還在成車皮的往裏麵拉勞工。而且是隔幾天就有一列車的勞工運到。”

“而且從日偽索要的糧食數量來看,按照我們在興山要塞解救勞工時,其糧食配給量裏來估計,現在在廟嶺至半截河一線至少還有兩萬餘勞工在幹活。而且糧食多集中運往四排、二人班、小鹿台一線。也就是說緊貼著所謂的滿蘇邊境地帶。”

“隻是當地的老百姓都說,隻看到日軍往山裏拉勞工,並未見到有任何一個勞工出來。這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日軍隻完成了主陣地,而側翼掩護工事還未完成。這麼大量的勞工,日軍不可能不派大量的兵力看押。要知道,這一線與蘇聯山水相連,跑過去很輕鬆的。”

“不過就算日軍隻完成了主陣地,但一個團的兵力還是不夠。所以我建議至少要上兩個團,以二人班一線為分割點,各自主攻一頭。而且南線的穆棱和綏陽方向也至少要放上一個團。一號,綏陽可是有日軍十二師團整整一個師團的兵力。”

“半截河要塞群位置重要,一旦出現危機,按照日軍作戰的一貫風格,十二師團很難會見死不救。如果十二師團出動,而我們在南線如果沒有部隊防禦的話,會很危險的。十二師團是日軍全建製的部隊,其兵力和編製都是滿員的。”

對於杜開山對自己部署和情報的質疑,楊震非但沒有生氣,反倒是相當高興的拍了拍杜開山的肩膀道:“做的好老杜,敢於懷疑上級的決策,能在對上級傳來的情報有自己的判斷,不盲目的服從上級的指示。做的好,老杜你可是真正的成熟了。”

本以為楊震會生氣,說話時候的底氣多多少少有些不足的杜開山,被楊震的誇獎弄的瞠目結舌。杜開山沒有想到一向獨斷專行的一號居然會非但沒有生自己的氣,還如此的誇獎,多少有些納悶。

看著杜開山的錯愕的表情,知道他心裏想著什麼的楊震微微一笑道:“作為一個合格的指揮員,對於上級的決定不盲從,這一點很重要。上級的指示是要執行,但要分怎麼執行。你小子腦袋活,但是有些時候隻看到眼前的一點,不顧全局。”

“但這次你小子能從整體出發看戰局,並且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正確的判斷,對上級下達的指示不盲動,能有自己的思維力和判斷力,這次你的真成熟了。這次整個半截河要塞就交給你攻堅戰役全權指揮。”

被楊震誇的有些不好意思的杜開山尷尬的撓了撓頭道:“一號,其實我隻是預感到肯定要打半截河地區的日軍要塞群,所以提前做了一些準備。東安城內有不少人曾經給日軍做過勞工,所以我們找了不少的勞工進行了一定的調查。”

“隻是日軍保密嚴格,對於中國人進入要塞控製極嚴。內外施工都是分開的,內部施工都是由關內運過來的勞工和戰俘修建。本地勞工隻能做一些搬運或是運輸之類的外圍工作,無法進入要塞內部。”

“這些做外勞役的勞工根本就接觸不了要塞內部的情況,他們的描述也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我們了解的隻是隻言片語,隻能大致摸清楚日軍的數量。至於要塞群內部,我們根本就無法查清楚,所以我才想派人靠近摸一下情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