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十一師團的夢魘(1 / 2)

雖然波田重一對牛島滿擅自改換軍司令部的命令,北上寶清而不是西進勃利而極為不滿。但不滿歸不滿,答應的航空兵掩護卻也沒有變卦。畢竟十一師團是整個東線的主力,在對手已經有了航空兵的前提之下,保證十一師團的安全也是波田重一必須重視的事情。有了這個保證,十一師團上下壓根就沒有想過防空的事情。

在這些有些狂妄自大的日軍官兵眼中,大日本皇軍的那些空中勇士是無敵的。既然在支那關內戰場上曾經給支那軍予以重創,到了關東軍也是一樣的。至於軍司令官答應的那些新的空中掩護什麼時候到,誰也沒有去想過。都認為作為堂堂的中將軍司令官波田重一總不會撒謊吧。

沒錯波田重一中將的確沒有撒謊,他說的是事實。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的確在兩大機場遭遇襲擊,原來調撥給第五軍指揮的幾乎所有航空兵全軍覆滅後,答應過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給第五軍調集新的航空兵。

梅津美治郎答應歸答應,但作為關東軍航空兵最高指揮的航空兵團司令官遠藤三郎中將,卻是堅決不同意再增調大量的新的飛行戰隊支援第五軍的作戰行動。

遠藤三郎反對的原因很簡單,關東軍航空兵雖然現在實力急劇擴大,但還要擔負滿洲各地的防空任務。在江北方麵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之下,航空兵團不可能將所有的作戰飛機都調給第五軍。

在遠藤三郎看來,支那人不可能有實力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組建一支有戰鬥力的航空兵團。轟炸牡丹江海浪機場的那些飛機,隻能是江北出動的轟炸機。那些反滿武裝沒有這麼大的能力。

雖然他也承認對方對機場奇襲的這兩個計劃的策劃很經典,但策劃與實施是兩碼回事。策劃的再好,也得有能力實施。除非江北插手,否則對方根本就沒有能力實施這次空襲。一個飛行員從基礎到可以駕機執行任務,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培養。,關東軍航空兵團在將三分之一的兵力調撥給第五軍後,擔負其他要地防空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了,眼下實在抽調不出太多的兵力支援第五軍。除非冒著其他方麵防空空虛的危險,調動新的兵力增援第五軍。

但這一點對於曾經發誓不讓江北一枚炸彈落入滿洲境內的遠藤三郎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在遠藤三郎看來,江北的航空兵雖然素質低下,飛機性能落後。但其數量龐大,而且有作戰半徑足可以覆蓋南滿重工業基地的重型轟炸機。

在眼下關東軍麵臨江北上千架各種飛機的威脅之下,調動大量的兵力去對付一支反滿武裝是極為不可取的。關東軍航空兵的作戰目標是江北,而不是那些所謂的反滿抗日武裝。

而且大本營答應的編入關東軍的航空兵也沒有全數到位,實際上關東軍航空兵團的實力原沒有現在紙麵上的那麼大。在一下子折損了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情況之下,實在有些入不敷出的遠藤三郎實在不情願在調集飛機支援波田重一。

在他看來,占據了關東軍眼下空中力量的三分之一還多的足足三百架作戰飛機,連一個響的都沒有就被人家一鍋給端了,他波田重一簡直就是一個白癡。而自己若是再增派戰機,自己就是一個比白癡還要白癡的特大號的白癡。

梅津美治郎堅持要增調,但遠藤三郎死活就是不幹。一來二往,在十一師團出擊寶清的時候,這兩位還在新京扯皮。盡管梅津美治郎態度極為強硬,但卻絲毫不肯低頭的遠藤三郎隻派出了一個偵察機中隊應付差事。至於其他的,一切免談。

即便是這個已經派出,在十一師團北上之前才從新京轉場過來的偵察機戰隊也因為濱綏鐵路還未修複,油料因為運輸困難而導致奇缺,還在剛剛完成清理的牡丹江海浪機場上趴窩,壓根就無法出動。這一點,卻是牛島滿不知道的了。

所以當安在江率領的轟炸機群撲向青原的時候,從師團長牛島滿中將到師團參謀長正經義人大佐,以及所有的官兵都以為那是軍司令官答應的空中支援。不僅沒有做好防空準備,還舉著步槍向空中的那些帝國勇士致敬。隻是沒有想到,這些飛機帶來的並不是什麼好消息,而且劈頭蓋臉的炸彈。

由於日軍的過於大意,沒有絲毫的防備。這二十多噸的凝固汽油彈發揮了最大的作用。青原的日軍挨炸後的結局並未比金沙崗一線的十二聯隊好到那裏去,甚至損失還要慘重。因為凝固汽油彈在有建築物的情況之下,殺傷力甚至比野戰情況之下更大。

看到地麵上燃起的熊熊大火,安在江嘴角上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在下達了返航的命令後,安在江第一時間用特種密碼向在佳木斯機場等待他們轟炸結果的袁斌發送了轟炸成功的暗語“日落長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