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1 / 2)

馬其昌聽到楊震說的極為嚴肅,連忙點了點頭道:“一號,你放心吧。我都記住了,這種炮彈要嚴格保密,絕對不許外泄,一律不形成文件和材料。隻控製在炮兵司令部的手中,不下發部隊。”

對於馬其昌幹淨利落的回答,楊震微微點了點頭。倒不是他小心眼,隻是在他看來,這種領先於現在幾十年的先進武器絕對不能落在任何的敵人手中。而這個敵人不僅僅是眼前的日軍,還包括一切潛在的對手。

楊震為了這批威力巨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自己沒有轟炸機缺陷的炮彈可謂是下了很大的心血。要知道這種炮彈殺傷力雖大,但生產工藝卻極為複雜。尤其是環氧乙烷具有的高致癌性,裝填的時候得格外小心。

自己在去年年底,見到軍區為了染製軍裝,而作為染料從江北進口的一批環氧乙烷的時候,才想起這東西雖然是染料,但也是後世六七十年代才大規模的投入實戰的,被稱為小原子彈的燃料空氣炸彈和炮彈的主裝藥。

而這種因為殺傷力巨大而被稱之為亞核武器的彈藥,雖然是美軍率先研發並使用的。但是將其發展到極致的卻是前蘇聯。其不僅研究出了各種口徑的炮彈和導彈,甚至還研製出了可供單兵使用的小型單兵發射器。

自己在後世曾在那個戰亂不休的南亞小國,見過當年蘇軍遺留下的一二二火箭炮使用的燃料空氣炮彈。在那個在楊震穿越前還在混戰的國家內,這種炮彈因為殺傷力巨大,被敵對雙方都作為撒手鐧武器使用。

在行動前,為了保證行動安全,部隊還專門組織他們學習過當年蘇軍在那個國家曾經大量使用,給那個國家的抵抗力量,甚至平民帶來巨大傷亡,至今還遺禍無窮的一二二毫米燃料空氣火箭炮彈。

自己還曾在那個小國親手拆卸過一枚落到平民區未爆的這種炮彈。所以對於這種炮彈的結構以及原理清楚的很,甚至熟悉到隻要有原料,自己都能改造。楊震自己在後世就使用過前蘇聯什米爾二式單兵雲爆彈的中國防止品,PF九七式九十三毫米單兵雲爆彈。

隻是他原來並不知道這個年代就已經有了作為主裝藥使用的環氧乙烷而已。在發現了這些環氧乙烷後,楊震當時就拿出了設計圖和工藝標準。但直到最近才正式生產出來成品。不過看過實驗的楊震,當時就發現了自己山寨出的這種炮彈,比後世在見到的蘇軍原產的殺傷力要小三分之一。

眼下這批送過來的炮彈,就是第一批的成品。這次送過來,一是固然為了減少傷亡,增強炮兵對日軍的殺傷力。二也是為了實戰檢驗這種炮彈的威力。在武器試驗場上的表現是一回事,到了真正的戰場上能不能達到試驗場的威力,還兩說。

不過這種雖然限製於工藝和原材料,雖然比後世見過的威力足足小了三分之一。而且楊震抄襲的是戰後第一代產品的設計,還需要二次起爆。但就好像使用這些炮彈的一二二毫米火箭炮一樣,這無疑是一種劃時代的武器。

即便威力小了三分之一,但其殺傷力也遠遠超過現有的各種彈藥。其殺傷力足足比一二二火箭彈最常使用的殺傷爆破榴彈大了三倍。而且這種武器對人員等軟目標的殺傷力,還遠在常規炮彈之上。

無論是現在,還是戰後楊震堅決不會希望這種領先了二三十年的武器泄露出去。自己的對手有著強大的化學工業和軍工能力,這種炮彈雖然裝填時候很麻煩,但實際上的結構並不複雜。一旦泄露出去,他們可以大量的快速製造。到時候,自己反倒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不僅僅是現在自己當麵的日軍。就連江北這種現在的盟友,今後會不會是潛在的敵人還是一個未知數的盟友,他也不會泄露。他不希望這種被稱為沒有核裝藥的核武器,威力會在自己戰士身上施展。無疑,這種炮彈是楊震唯一不打算拿來換錢的武器裝備。

所以在生產這些炮彈的時候,他選在了剛剛由拆卸過來的波蘭軍工機械設備完成組建的軍工二廠。而沒有選擇雖然設備比較落後,但生產技術已經趨於成熟,產量現在占全軍區彈藥產量八成,但有大量的江北軍工專家在工作的一廠炮彈分廠。

交待完畢馬其昌對這些炮彈進行嚴格保密後,楊震又從自己的軍裝上衣兜裏掏出一個小本子和一支手電筒,遞給馬其昌道:“這是使用這種炮彈的注意事項,以及實驗得出來的數據。給你半個小時,就在我麵前背熟他。其他的你不要多問,等這些炮彈使用後,你就會明白我為什麼要嚴格的保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