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2 / 2)

“一旅兵力九千多,可有三分之二沒有上過戰場。雖然參加了多次的合成演習,但實戰經驗不足。更何況他們那裏的鬼子出動了六十多輛坦克、裝甲車協同作戰。這麼打下去,不是一個事情。”

“我在想,是不是暫時停止攻擊。下午以來,實際上一旅在日軍步坦協同反衝鋒之下,已經是轉入防禦了。與其這麼將有生力量一點點的拚光,還不如等入夜敵機撤走,炮兵恢複活動後,在轉入繼續進攻。”

陳翰章還未來得及回答,王光宇身後響起了楊震的聲音:“不行,告訴一旅不能停,讓他們繼續向日軍縱深打下去。如果一旦停止攻擊,讓原本就占據著製高點的日軍將主動權奪過去,你們在下一步的作戰就麻煩了。”

聽到背後傳來的聲音,王光宇、陳翰章連忙轉過身立正。見到楊震,王光宇連忙道:“一號,您怎麼來了?這裏距離前沿太近了。您是不是向後撤一些距離?”

楊震沒有回答他,而是走到地圖前,指了指地圖道:“現在整個戰場態勢,看起來對我們很有利。但實際上,我們已經將手頭的有生力量全部都投入了進去。生產建設兵團那邊動員出了一點問題,想要得到足夠的預備隊,我們還需要再爭取三到五天才能完成。”

“而日軍在密山的十一師團、綏陽至東寧一線的十二師團,以及現在北進至穆棱接替第八師團的二十九師團隨時可以北上參戰。而我們現在連一個團的預備隊也沒有。所以,必須選擇一個方向速戰速決。”

“從目前的綜合戰局來判斷,這個第六師團的重裝備雖然是一線日軍四個師團中最差的,但戰鬥力卻是最強的。不僅在西線承擔著主要的作戰,而且還承擔著日軍整個防線中間關聯的作用。

“我們常說,打蛇打七寸。而這個第六師團就是日軍整個防禦一線的七寸。我們隻有一口氣將依蘭南部日軍第六師團這部分吃掉,我們的全盤棋才真正的活了。現在你們的一旅苦,實際上東線的陶淨非那邊才真正打的很艱苦。”

“下午,日軍放棄了原有作戰計劃,其第八師團主力全部西進,增援第十師團。出了這個第八師團全部出動之外,日軍又緊急抽調了原來駐穆棱的一個重炮聯隊,以及一個戰車聯隊投入攻擊。”

“陶淨非那裏一共才五個團,而且還有裝備較差的一分區部隊。要阻擊有大批航空兵、重炮以及坦克配合的日軍五個聯隊,兩萬多日軍,你們自己想想他們承擔的壓力大不大?”

“要不是杜開山從自己的右翼強行抽調一個團火速東進,恐怕這個時候陶淨非那裏已經支撐不下去了。僅僅就在今天下午,半天的時間,陶淨非的一個主力團就傷亡三分之二,可以說已經打殘了。”

“陶淨非還需要堅持多長時間,關鍵不是在他們自己,而是在你們和杜開山這裏。你們越快解決戰鬥,他們那裏的壓力也就越小。所以你們再困難,也要咬牙堅持下去。而且日軍現在反擊力度這麼大,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日軍反擊的力度越大,說明他們現在越困難。你們看,從地圖上來看,依蘭與林口交界地區幾乎全部都是原始山林,那裏荒無人煙。就算在日本人自己繪製的地圖上,那裏除了一兩條公路之外,也幾乎沒有任何道路。”

“如果沒有準備的日軍一旦退入那裏,恐怕結果很難預料。既然五旅已經出發將近一天時間了,不可能不與日偽軍遭遇。日軍不是傻子,眼下他們也就應該知道我們已經出兵對其進行包抄。

“對於第六師團來說,一旦其後路被我們截斷,從這裏的地形來看,他們除非東進與其東援部隊彙合,或是不顧一切的西撤。與十四師團合兵一處,否則他們就算再不情願,但也隻能進入深山老林。”

“日軍將領不傻,第六師團由關內戰場調過來不長。就算有詳細地圖,但第六師團從來未在東北駐紮過。這裏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極為陌生。地形、氣候,都陌生。不是到了逼急眼的時候,他們輕易不會退入山林之中。”

“他們現在反擊的越是淩厲,越說明他們急於取得回旋餘地。也就說,他們現在的思路就是一句話,固守待遇。隻有回旋餘地越大,他們才能在下一步的作戰中,盡可能的拓寬防禦範圍。也就會為他們的防禦,爭取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