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2 / 2)

“皇軍為此次北上進剿這股已經嚴重威脅到滿洲安全的悍匪,僅僅寶貴的戰車聯隊就調集了四個。以及大量的重炮、航空兵,對於這一點除非對手是傻子否者他們不會察覺不到的。這一次對第八師團的偷襲,應該隻是他們一次試探性的攻擊。”

“所以,諸位對此次襲擾式的進攻也不要太在意。不要為他們此次小小的牽製性進攻而轉移自己的視線。各個師團要嚴格按照預定的計劃,做好開戰前的最後準備。不能讓對方打亂我們的陣腳,攪亂我們的原定計劃。”

“他們的騷擾性攻擊,也許會在短期內取得一定的作用,但長期下來,他們是沒有任何能力動搖皇軍眼下在戰場上優勢的。”

“對方雖然在去年他們所謂的秋季戰役中給予皇軍一定的重創,並借勢占領了以佳木斯為中心的滿洲帝國三江省的全部土地,控製了上百萬的人口,使得他們的軍隊得以擴充了三倍之多。”

“但軍隊擴充了不代表其軍事實力上來了。一支軍隊強大與否,是與其國力有著直接聯係的。支那人口超過帝國幾倍,土地麵積是帝國的幾十倍,但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國防工業,使得他們的軍隊裝備極為落後。”

“盡管很多支那軍人並不缺乏熱血,但其無論付出再大的犧牲,其嚴重落後的武器裝備,尤其是重裝備的短缺,讓他們在這場戰爭中注定了隻是被屠殺的對象。現在的戰爭,不是中世紀時候單憑人數多少就能決定勝負的戰爭。是一場現代化合成的戰爭,而打贏這種戰爭的基礎不在軍隊的人數,而在其是否擁有大威力的現代化武器。”

“這幾年支那事變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一支沒有現代化工業為基礎的軍隊,無論人數再多,也不會是一個擁有完整現代化工業國家的對手。帝國陸軍在支那事變中,常常以劣勢兵力擊敗超過我們投入兵力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對手,不單單是我們有著一支素質遠高於支那軍隊的軍隊,更多的得益於帝國有著完成的國防工業,可以提供一切現代化的裝備。”

“無論再頑強的防禦,帝國陸軍都可以利用鋼鐵將他們從地麵上抹去。帝國擁有隨時可以補充的重炮、戰車、飛機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加上我們頑強的武士道精神和我們軍人遠高於支那軍的素養,才是帝國在支那事變中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所在。”

“不錯,前一階段對方的確是利用我們的戰術方麵的漏洞,以及某些師團的拙劣表現,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他們的成功更多的是因為皇軍自身的失誤,而不是他們自己真正建立了一支現代化的軍隊。”

“諸位那位聽說過沒有自己的軍事工業,隻依賴繳獲就能取得一場戰爭勝利的?沒有自己的現代化工業,一支在強大的軍隊也不過是一片建立在海邊的沙雕。當一場巨浪襲來的時候,他們就會頃刻瓦解。”

“從我們目前得到的情報來看,對方雖然擁有自己的兵工廠,但卻隻能生產一些輕武器和步機槍子彈、手榴彈等輕型武器裝備。雖然擁有一定的炮兵,但數量多以迫擊炮、速射炮和步兵炮為主。山野炮的數量很少。”

“其輕武器雖然數量勉強維持夠用,但重武器奇缺。一個隻有四門皇軍隻作為聯隊級火炮使用的輕型山炮的部隊,也可以稱之為炮兵營?簡直可以說是滑天下而大稽。這比他們支那政府軍還能吹牛。”

“他們六個旅的野戰部隊,再加上所謂軍分區基幹團一類的地方武裝,所有的火炮加在一起也不足一百門。雖然有證據表明其擁有一百五十毫米重榴彈炮,但從他們在去年所謂秋季戰役時,從未使用過的情況來看,應該是沒有供這些火炮使用的炮彈。”

“所以諸君不要對此次作戰有任何的顧慮。皇軍為了準備此次作戰,一次性的投入了四個師團的兵力,四個重炮聯隊、四個戰車聯隊。加上配屬的滿洲國軍、警察部隊,總數在十二萬人,一百毫米以上重炮二百餘門,戰車近三百輛,以及大量的航空兵。”

“皇軍此次不僅裝備上占據絕對優勢,而且在兵力上也占據相對的優勢。隻要諸位嚴格按照軍司令部的部署,秉承著帝國陸軍一貫的勇猛無畏,悍不畏死的決死精神,充分發揚前輩遺留之光榮傳統,不存在有畏戰之情緒。”

“嚴格按照軍司令部的作戰計劃,穩紮穩打,不給對手留下任何可以抓住的空隙。關東軍的此次進剿行動,一定會取得全麵的勝利,將這股悍匪徹底的從地球上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