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2 / 2)

之前屢次對杜開山的縱深陣地進行火力打擊,因為對方一炮未還更顯得大意的野戰重炮第七聯隊、獨立第一重炮大隊雖然相對戰車第三聯隊好一些,但也沒有強到那裏去。

這些日軍重炮兵自部署以來,因為對手從未還擊過一炮,過於大意,從來沒有轉移過已經暴露出來的陣地。在一個一五零重炮團二十四門一五零榴彈炮的火力打擊之下損失慘重。未還一炮,便徹底喪失了還手能力。

相對於裝備的損失,那些存放在露天環境下的彈藥、物資,以及隻有簡單野戰工事的日軍損失更加慘重。大部分隻進行了簡單偽裝的物資在炮擊中損失三分之二,一線部隊損失一半還多。前沿工事幾乎全部被炮火摧毀餘燼。

為了摸清楚日軍主要物資囤積點、重炮陣地、戰車集結地,杜開山可謂煞費苦心。在全麵反擊前一周之內便將配屬給自己總部偵察營的一個排派了出去。對日軍一線縱深各個彈藥囤積點、炮兵陣地,技術兵器集結地進行詳細偵察。

為保證偵察結果和不驚動日軍,杜開山給這個偵察排提出了三項要求。一是絕對不允許暴露自己。二不到接到命令不許抓舌頭,以免驚動日軍。三一線陣地日軍部署的情況不用他們管。他們隻負責對日軍縱深尤其是戰車和重炮部隊進行偵察。

對於日軍一線陣地布防的情況,杜開山早有已經心中有數。他曾在第十師團一到寶清,就秘密帶人對第十師團一線陣地進行了詳細而縝密的偵察。對第十師團主力部署情況,各個部隊的駐防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

由於杜開山的命令有些束手束腳的這個偵察排花了整整一周才將日軍縱深陣地摸清楚。最後在攻擊發起二十四小時之內,才捕獲了第三戰車聯隊的一名參謀,獲得了戰車第三聯隊的駐地情報。

而在攻擊發起的時候,這個偵察排也沒有返回。就在日軍縱深處對炮火實施校正。正因為下了極大的功夫,所以杜開山打出的第一輪炮火可謂是又狠又準,給予當麵之日軍第十師團以重創。

對炮擊結果相當滿意的杜開山並未等炮擊完全停止,隻在一線炮火延伸後,便下達了全線總攻擊的命令。

伴隨不斷升起的照明彈,在炮火掩護下,按照計劃擔任第一波攻擊任務的四個團,以三個團的兵力向第十師團發起了全線攻擊,一個團則在強行撕開第十師團的右翼後,向其縱深猛插下去。杜開山給這個團的命令很簡單,就是一定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第十師團縱深部署打亂。

而此時第十師團在這陣子猛烈的炮火打擊之下,已經陷入混亂。一線有線通訊全部中斷,無線通訊時斷時續。前沿陣地所有工事被摧毀百分之八十,各個步兵陣地全部遭受到火力打擊。至於炮兵更是戰損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

加上配屬重炮聯隊、戰車聯隊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從戰鬥一開始,第十師團便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炮火支援。更為糟糕的是此時第十師團長石川二郎中將正在牡丹江出席作戰會議,根本就不在第十師團。

而剛剛上任的參謀長馬淵久之助與師團部大部分的軍官,連同前一天來師團部辦事時與參謀長閣下飲酒過量,此刻正摟著軍妓睡的像是死豬一樣的三十九聯隊長原田義和大佐,在第一輪炮火中就上了西天。也就是說第十師團從一開始就失去了有效的統一指揮。

就算第十師團再精銳,遇到這種情況也是束手無策。失去了統一指揮的前沿部隊,一邊被動的抵抗一邊不住的後撤。戰至清晨,第十師團的一線陣地已經全部垮掉了。大量部隊成建製的一槍未放便被準確的炮火炸死在簡易的野戰工事或是臨時營房中。

尤其被作為重點打擊而傷亡最重的第十聯隊,盡管聯隊長宮下建一郎大佐拚命的抵抗,但隻能依靠極不可靠的通訊兵維持指揮,始終無法將部隊收攏的他,努力的成果卻是就有極為有限。

不知道對手究竟投入了多少兵力發起攻擊,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部隊能夠集中,可以說一問三不知的宮下建一郎大佐,在憑借手頭上僅有能聯係上的一個大隊外加三個中隊的兵力,勉強支撐了兩個小時候後,就發現自己再也支撐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