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美國陸軍死活也不願意拿出錢去購買這種不受歡迎的飛機。要知道為了在波蘭戰役結束後,尋找一種可以與德國梅塞施密特一零九戰鬥機抗衡的戰鬥機,以便替換老式的P三六戰鬥機,美國陸軍在貝爾公司的鼓吹下,後續的訂購數量高達一百零八架。這對資金被國會卡的厲害,遠不是後世財大氣粗摸樣的美國陸軍來說,可是一筆不小的錢。
而更要命的是美國人為了解決已經參戰後才發現自己戰鬥機產能,遠遠不足以滿足戰爭需要,臨時擴充產能已經來不及。雖有性能遠遠超過美式戰鬥機的噴火式戰鬥機,但生產的數量遠滿不足需要的英國飛機產能不足的問題。
當然這其中也有禍水東移,想將這筆燙手合同轉讓出去的原因在內。在將這種飛機性能吹的天花亂轉後,不僅大方的將自己後續訂貨轉交給了英國方麵,還自作主張的一口氣替人家訂購了二百架。
隻是英國人雖然急病亂投醫,但並不傻。發現這種飛機性能並不適合自己後,在第一時間提出了退貨。但被擔心在出現美國陸軍同樣結果,利用美國充足的產能,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便完成了生產合同的貝爾公司堅決拒絕。
在被堅決拒絕後,無計可施的英國人答應這批飛機自己可以先付款,但美國人必須找到銷路。等賣出去後,再將資金返還給英國人。兩邊正在打嘴仗的時候,正好趕上蘇聯人送上門來。雙方,實際上是三方也就皆大歡喜了。
為了避免蘇聯人像英國人一樣後悔,美國人甚至答應在兩個月之內將這批飛機運過來。當然兩個月之內,蘇聯人也要將剩下的貨款全部一次性付清。至於被那些渦輪增壓器更簡單,從美國陸軍訂購的P四零戰鬥機發動機上拆過來按上就行了。反正美國人一時半會也不著急用。
雖說轉讓渦輪增壓器這種新式技術,讓美國人有些心疼,但看在這麼一大筆合同的份上,也就不在追究了。至於當這批戰鬥機出現在東北上空的時候,暴跳如雷的日本人分別向美蘇兩國抗議的時候,卻享受到了踢皮球的待遇。
美國人說這批飛機是出售給蘇聯人的,蘇聯人怎麼用跟他們無關。而蘇聯人強調這批飛機是美國人賣的,是完全的商業行為,他們不可能插手,也管不著。這批飛機又不是自己的製式裝備,自己並無違反與日本人達成協議的行為。要抗議,找美國人去。
被雙方推來推去,踢了一頓足球,除了抗議卻找不到任何的辦法的日本人。無奈隻得吞下這麼一大隻蒼蠅之餘,更加堅定了南下的決心。
美國人以為自己占了便宜,甩掉了這批垃圾。蘇聯人則以為購買到了新式的戰鬥機,卻沒有想到最後便宜了楊震。雖然這並非是自己最想要的戰鬥機,但自信對這種戰鬥機有一定了解的楊震,相信可以指導自己的飛行員將這批實際上性能相當優良的飛機用好。
隻是後續的發展讓美國人沒有想到的是,蘇聯人並未將包括美國人額外贈送的自己手頭剩下的五十多架在內一共三百五十八架戰鬥機全部轉交給楊震。自己直接幹脆的扣下了三十架。
在蘇德戰爭爆發時,損失太大的蘇聯空軍想起了被自己拆卸剩餘後,被作為儲備的二十五架這種飛機。手頭嚴重缺少新式飛機的蘇聯空軍什麼也顧不得了,直接拿出來使用。卻沒有想到這種在美英大受抨擊的戰鬥機,在蘇聯空軍卻極大的受到了歡迎。
在接受美國援助法案提供的戰鬥機時,更是指名要這種飛機。這幾百架訂單完成後,因為沒有後續訂單,差點沒有倒閉的貝爾公司不僅因此恢複了元氣,還趁勢大大的發了一筆橫財。而在對這種戰鬥機性能有一定了解的楊震手中,這種因為設計過前衛而不受歡迎的戰鬥機也大放異彩。
而在後來太平洋戰爭全麵爆發,楊震從駐抗聯的美軍觀察組得知這些事情後,卻並不以為意。美國人雖然做的不太光彩,但畢竟讓自己得到了一批性能優良的戰鬥機不是嗎?況且美國人做這種損人利己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不過這次自己可是比他們上一次的受害者幸運的多。
這次轉賣給自己的這些戰鬥機,雖然是他們不願意要的貨,但總比他們一戰前趁火打劫,趁著希臘對新式戰列艦饑渴到了慌不擇食的地步,讓人家花了高價卻買回了兩艘坑爹到家了,稍微有些風浪,便連出海都不敢的密西西比級戰列艦可好的多。
當然都是後話了,現在的楊震可沒有管這批飛機究竟為什麼會來的如此之快。他現在關心的是蘇聯人除了貸款利息之外,還會不會提出其他的條件來。如果他們不改變初衷,還要求自己轉交情報網的話,那還是免談,這是原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