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優質的鎳鉻合金鋼,你就是生產出一堆天文數字的彈藥,但卻造不出發射這些彈藥的槍炮,也是沒有用的。沒有了原材料,那些兵工廠的設備就算再先進,也不過是一堆廢鐵。
楊震此次被急招來東北局除了與李延祿見麵外,就是商議這筆買賣究竟是做還是不做。兩千萬盧布,這個數目在總指揮以及東北局其他領導眼中可謂是一個天文數字,執行起來必須慎之又慎。
聽完總指揮關於此次談判的內容敘述後,楊震毫不遲疑的道:“做,為什麼不做?用兩千萬盧布買回來十多個師的武器裝備,還有大量的武器生產線,這麼劃算的買賣為什麼不做?”
“江北不是答應我們可以在五年之內使用煤炭、農產品以及部分現金償還這筆貸款嗎?那還等什麼?按照現在鶴立地區一個月六萬噸煤炭的產量,除了我們自用的部分外,可以拿出去四萬噸還債,還有什麼好擔心的。”
“現在歐洲戰火已經燃起,是江北用的到我們時候,所以才會如此大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有什麼可擔心的?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總指揮與新到任的東北工委主任李延祿對望一眼後,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現在軍事任務壓倒一切,我們同意以鶴立煤炭償還貸款。但楊震同誌,現在控製在吉東軍區手中的幾個煤礦和金礦你們必須要交出來。所產煤炭與黃金由東北局統一使用。”
“另外,此次購買武器以及軍工生產線的兩千萬盧布貸款使用後,大約還能剩餘二百萬盧布。這筆錢,上繳東北局一半。東北工委已經開始工作,各地的地方政權已經組建完畢。但在資金上極為緊張。”
“你劃撥過來的那些資金隻能夠維持東北局以及東北工委的日常工作,也就是隻能喂飽工作人員的肚子。在目前沒有任何資金來源的情況之下,我們隻能和你伸手了。還有你今後作戰繳獲的資金中必須上繳東北局五成。”
看著還是第一次如此嚴肅的與自己談話的總指揮,以及他與李延祿的可謂是獅子大開口,楊震沒有絲毫猶豫的笑了笑道:“總指揮、李主任,你們這麼說不就是見外了嗎?這些煤礦、金礦,乃至貸款不是我楊震個人的,都是國家、民族的財富,上繳給上級統一管理是應該的。”
“我們黨的原則是黨指揮槍,不是槍指揮黨。吉東軍區是黨的隊伍,不是我楊震個人的隊伍,服從東北局指揮是必須的。老子從兒子要錢,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這樣,鶴立地區的那幾個煤礦,軍區留下一個用來改造戰俘外,其餘的全部無償上繳。至於金礦,總指揮軍區幾萬部隊也等著米下鍋那,總得給我留下一個。我看將梧桐河金礦給我們留下,其餘的我可以上繳。”
“另外,結餘貸款剩餘就不要上繳一半了。這樣不管多少,軍區除了留下三成作為流動資金外,都可以全部交由東北局和東北工委統一使用。但作戰繳獲的資金同樣最多隻能上繳三成。”
“總指揮、李主任,軍區幾萬大軍一個月的人吃馬嚼就是一個天文數字,我保留這些也是無奈之舉。皇帝都不差餓兵,我身為軍區司令員總不能讓部隊餓著肚子去作戰吧。總不能連煙錢都不給戰士留點吧。”
“資金上我可以按照東北局要求去做,但軍工廠必須歸吉東軍區管理,不能移交東北局。一路軍和三路軍需要的補充,我們可以直接從庫存裏麵調撥。還有這次購買的武器裝備全部移交給吉東軍區。”
“我們部隊人數多,擴編之後主力加上地方部隊將近十萬餘人,對武器裝備,尤其是彈藥的需求量很大。作為目前東北抗日的主力,壓力最大的吉東軍區必須保證裝備、彈藥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