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本營沒有答應將沈陽兵工廠的本年最後一個季度的產量調撥給關東軍。但大本營已經決定從明年開始沈陽兵工廠的產量將優先調撥給關東軍。
而且鑒於目前關內戰場已經進入相持階段,經過兩年血戰,已經打的精疲力竭的雙方除了局部會戰之外,再像前兩年那樣的全麵大戰,卻是打不起來了。
已經遭受日軍嚴重打擊的支那政府軍實力已經大幅度削弱的情況,雖然還在抵抗,但已經無力在對關內戰場上的日軍形成全麵反擊的情況之下,大本營將不會再像以往那樣從關東軍儲備中為支那戰場調撥物資。而是從明年開始,裝備、兵員、物資儲備都改為對關東軍進行傾斜。
當然這些裝備與部隊到現在還隻是在紙麵上,還需要等國內明年完成動員之後。否則按照日本現在隻完成部分動員的生產能力,單單炮兵裝備要擴充到這個數目,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早已經從大本營內部得到了肯定消息的梅津美治郎,並未因為眼下大本營拒絕為關東軍增加兵力而沮喪。相反他知道,無論大本營是否絕對對蘇開戰,什麼時候決定對手開戰,作為對蘇作戰主力的關東軍的加強是勢在必行。
盡管前一階段進剿損失慘重,私下傳過來的新調撥給關東軍的部隊目前還僅僅停留在紙麵上。但伴隨著眼下十四師團的抵達,讓自己的底氣雖然還不是那麼的強,但多少也算是補足了因為第二師團的損失而造成的兵力上的空缺。
不過即便是第十四師團抵達,彌補了第二師團的空缺。但在新的部隊還未組建或是還為抵達滿洲之前,梅津美治郎卻尷尬的發現,在對手越來越壯大的情況之下,自己目前在東北滿地區的兵力,雖然守成有餘,但卻進去不足。
東京大本營為關東軍擬定了龐大的擴編計劃,但黑龍江與烏蘇裏江對岸的蘇軍也沒有閑著,同樣在不斷的擴充著實力。受製於國力的限製,以及目前正在進行的支那關內作戰,關東軍的擴編行動至少要到明年才能開始。而江北則在諾門罕戰役之後,便已經不斷在擴充兵力。
據目前關東軍情報部門估算自己當麵之蘇軍總兵力至少在六十萬人以上,坦克與飛機的數量,甚至比東京大本營目前還在紙上的關東軍擴編計劃完成後還要多。單單坦克的數量就達到了一千餘輛,至於飛機也在一千架以上。而且這個數量還在不斷的擴充之中。
麵對數量、裝備都如此龐大的蘇軍,關東軍根本就不敢掉以輕心。部署在滿蘇邊境,尤其是地形相對平坦的東北滿地區的第八、第十一、十二師團輕易不敢調動。在第二師團被打成殘疾,隻剩下牡丹江的四個步兵大隊,關東軍已經失去最後一個機動師團。
而第四師團又始終是爛泥扶不上牆,已經沒有了預備隊的關東軍,更是不敢輕易的使用者三個師團。否則一旦東北滿地區有事,在邊境要塞大多尚未修建完成,甚至像富錦要塞才剛剛開始修建,離投入使用還遙遙無期的情況之下,除了少量的國境警備隊之外,關東軍將沒有任何兵力可以抵抗。
更何況眼下該死的盤踞在三江地區的那支越戰越強,現在甚至已經有能力擊敗皇軍一個師團的反滿武裝。僅就從目前不多的情報來看,這支反滿武裝兵力已經至少達到了五萬以上,各種口徑的山野炮的數量已經達到了近百門。甚至還有野戰重炮。
在國內遠還未完成全麵動員,現在對外麵臨幾十萬蘇軍,對內有現在又有一支裝備精良,人數眾多,戰鬥力強悍的對手。實際上已經是兩麵受敵,兵力已經不敷使用的情況之下的關東軍,還無法得到全麵補充之前。
梅津美治郎大將認為暫時調整戰術,以嚴密的封鎖代替調集重兵清剿,以饑餓和酷寒削弱對手戰鬥力。引誘其為了糧食和物資南下,脫離自己根據地後再利用堅城,一點點的磨掉的實力,還是恰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