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日偽的艦艇一日還在江上,自己南下的補給、運輸將隨時有被切斷的危險,時時讓自己有股子芒刺在背的感覺。自己即便是南下占領了佳木斯地區,但隻要這支江上軍還在鬆花江上,自己也占不安穩。
一旦這支艦隊重建恢複,從今天戰鬥之中表現的素質來看,在戰時隨時切斷鬆花江這道自己南下後,已經成為自己生命線大江。除非自己拿出大量的炮兵沿江重點布防,否則根本就沒有與其抗衡的手段。
如果鬆花江一旦被其切斷,到時候自己極有可能陷入因後路被切斷而北撤不能,補給線被掐斷而南下不得的被動境地。
也許身處的地位不同,馬其昌考慮的卻沒有楊震那樣的高度。但有一點他們是一致的,就是對這支江上軍遇襲時的超乎意料的反應速度,火炮射擊時的準確性都感覺到極為的震驚。
這支偽滿江上軍的前身東北軍江防艦隊,馬其昌曾經見過。其火炮射擊技術很差的,艦艇保養的也不算好。艦艇中除了江亨艦、利綏、利捷三艦之外,其餘的全部都是商船改裝的炮艦、炮艇。
九一八事變前的同江口一戰之所以失利,除了雙方裝備上的差距過於懸殊之外,水兵的技戰術上的差別也是原因之一。但九一八事變後,不過僅僅幾年的時間,不僅裝備大大的改觀。
除了以前的老艦普遍得到了有效的保養,裝備得到了更換之外,僅僅大型的淺水炮艦就增加了四艘。至於炮艇,比以前至少增加了十餘艘。最主要的是其水兵的技戰術水平,比以前江防艦隊的時候,提高相當的多。
之前的炮戰之中,雖然幾艘大艦因為火炮口徑大,彈道的原因,對江邊的步兵炮、速射炮威脅不大。但其小口徑火炮的反應速度之快,射擊的準確性之高,卻給馬其昌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果不是自己先下手為強,先對江麵來了一個覆蓋射擊,打掉了一半的炮艇。其餘的軍艦上也因為自己打出的那二百多發燃燒彈,而燃起了熊熊大火,使得這些軍艦上至少一半的火炮已經無法使用,這陣子炮戰還指不定誰笑到最後。
要知道自己的那些爆破殺傷榴彈,對付皮糙肉厚的軍艦不行,但對付操作軍艦和艦炮的水兵的殺傷力還是極大的。尤其是那些基本上無防護的炮手,殺傷力還是極大的。
三個速射炮連,在幾乎一邊倒的炮戰中,被對方快速反應過來的四十七毫米炮火敲掉了三分之一。而對方幾艘大艦上的那幾門一百二十毫米高平兩用炮,加上八十毫米平射炮 也曾經打的自己手下的火箭炮與野炮幾換陣地。
這支出身於自己那支熟悉的東北江防艦隊的偽滿江上軍與之前幾乎是脫胎換骨的表現,讓馬其昌生出了從被打撈上來的被俘官兵中尋找幾個炮兵教官的念頭。
而對於楊震現在的臉色不好看的原因,馬其昌自然明白因為什麼。隻是楊震的做法之中有一點讓馬其昌百思不得其解。這支江上軍在江麵上橫行,自己除了集中炮兵搞他一家夥之外,自然拿著沒有辦法。
但司令員卻不同了,作為全軍有數的旅級以上幹部,馬其昌可是見過偵察營的那幫家夥的。這些人讓他們麵對麵的與這些軍艦作戰不行,但是趁著夜色摸上去,至少兵不血刃的悄無聲息控製住那些大艦不成問題。
隻要控製住那幾艘大型炮艦,有了他們作為基礎,成了自己的艦隊。小鬼子重新組建這支所謂的江上軍時,自己一方總歸不是沒有一點的還手之力。整個鬆花江這麼長,自己手頭的炮兵又是有限,總不能沿江全部部署上炮兵吧。而且在目前主力南下,炮兵主力還要支援部隊作戰的情況之下,也拿不出火炮與炮彈去沿江布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