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師團部被搗毀後,撤到三十聯隊,安井藤治卻有些悲哀的發現,自己能直接指揮的部隊卻依舊隻有三十聯隊一個已經殘缺的大隊,外加兩個工兵中隊如此而已,而且同樣要麵臨對手的不斷攻擊。至於三十聯隊剩下的那個大隊,早在昨夜加上上午的激戰之中灰飛煙滅了。
麵對眼前的態勢,更加堅定了安井藤治立即與對手脫離,盡快南撤的決心。隻是在眼下已經處於各自為戰境地的第二師團各部,已經無法形成統一協調的動作的情況之下。安井藤治隻能下令各部單獨行動。
同時為了使得脫離行動成功的希望更大,安井藤治接二連三給片山省三郎少將發出了數封電報,催促他立即擺脫對手的糾纏,迅速的北上支援主力作戰。在他看來就算片山省三郎無法擊潰對手,但是擺脫對手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安井藤治想的不錯,但實施起來卻是相當的困難。無論是從正麵發起攻擊的杜開山、劉長順,還是從側翼迂回的陶淨非,雖然在之前的攻擊之中,都未能取得決定性的進展。但卻在不斷的給日軍放血的同時,死死的將將軍石一線日軍各部咬住。既然來了還想走,可沒有那麼容易。
而且安井藤治這邊剛一開動,那邊的楊震立即就從下邊上報的日軍情況敏銳的察覺出來。自反擊作戰發起後,楊震要求杜開山與劉長順,每半個小時便彙報一下日軍的動態。對於日軍第二師團的行動,楊震雖然不能說了如指掌,但至少也摸得恨透。
而安井藤治更是壓根就沒有想到,正是他的這個舉動讓之前不想傷亡太大,對最後總攻還略微有些猶豫的楊震下定了最後的決心。
在與郭邴勳進行簡單商議後,楊震調整了部分部署。除了郭邴勳原有的調整不便之外,他從劉長順所部抽調出一個營接替了杜開山。以兩個營的兵力對付日軍第四聯隊,以一個營的兵力鉗製十六聯隊殘餘的兵力。而將杜開山所部全部投入到了對日軍縱深的穿插之中。
同時命令此時將軍石一線三個方麵之中,承擔著最大壓力,也是麵對日軍最多的陶淨非不惜一切代價,堅持到杜開山帶領的兩個營抵達。在援軍抵達之前,務必堵住日軍南撤的路線。
楊震的計劃很簡單,隻要打垮了將軍石一線的日軍,目前在湯原北部的日軍迂回支隊便孤木難撐。就算無法逼迫其不戰自退,但也至少可以將其困在湯原北部地區,使其無力繼續北上。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這是楊震指揮作戰的信條。隻有將日軍打的痛了、怕了,他們才會自己退出去。第二師團既然現在是兩條腿走路,那麼就打斷他的一條腿。成了瘸子的第二師團自己就會膽怯。
接到楊震命令其不惜一切代價死死掐住日軍南撤路線的電報,已經與穆長秋恢複聯係的陶淨非隻能無言的苦笑。與三十聯隊第二大隊那一戰,自己雖然打贏了,殲滅了其大部分兵力。但在其頑強的反擊之下,自身的傷亡也不小。
那絕對是一場硬碰硬的死戰。池峰指揮的九團一營,在後續找過來的八團三營的配合之下,與三十聯隊的一個完整大隊,以及一個步兵中隊、兩個工兵中隊打出了一場激烈的對攻戰。
在發現對手從自己的側翼迂回過來,盡管兵力不占優勢,火力也占據絕對的劣勢。但三十聯隊第二大隊卻在大隊長河野佑三少佐指揮之下,毫無畏懼的全力應戰。
小半夜的激戰下來,再被抽調走兩個中隊後,此時隻剩餘兩個中隊兵力的第二大隊外加起第三大隊的一個中隊、兩個共兵中隊固然拚了一個山枯水幹,打的傷亡慘重。但九團一營也受到了重創,一個營幾乎全部傷亡,徹底的失去了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