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1 / 3)

就在梅津美治郎與服部卓四郎琢磨怎麼趁著楊震吐血昏迷,鬆花江以北的反滿抗日武裝群龍無首之機,調集兵力以圖一舉將這股已經成為關東軍心腹之患的武裝一鼓作氣統統的剿滅。

但他們卻不知道此時本應該昏迷的楊震卻正在蘿北瀕臨黑龍江的一個戒備森嚴的小漁村中接見兩個神秘人物。

這兩個人是與其他中央抽調過來一百多的政工、通訊、保衛、敵工等各方麵人才一起經蘇聯抵達的。但其餘的人楊震一個都沒有見,隻是委托總指揮與李延平接待、安置。隻有這兩個人是由他親自會見。

楊震見的這兩個人中的一個如果抗聯二軍,甚至原二路軍的人在此一定不會感覺到陌生。這個人就是原二軍參謀長,剛剛結束在蘇聯的學習,原定調回延安工作的陳龍。而另外一個則是後世與陳龍齊名,號稱延安情報、保衛界三大奇才之一的延安保衛處偵察科長陳泊。

見到中央居然把這二位調到自己這裏,說實話楊震也多少吃了一驚。這二位他在後世便已經是如雷貫耳,正是此二人加上延安其他同誌的努力,使得抗戰時期的延安幾乎成了鐵桶一般。無論是國民政府還是日本人的情報滲透,幾乎可以說是無用之功。

見到眼前這位年輕的有些嚇人的首長聽罷自己介紹之後,微微的有些發愣。本就因為在過江之後與其他人分開,被秘密的送到這個不大漁村而有些疑惑不解兩個人對望一眼之後,

還是由本身就抗聯出身的陳龍先開口。

隻是盡管本身是抗聯出身,但一別三年有餘,自己那些熟悉的人犧牲的犧牲、叛變的叛變,已經是物是人非,使得陳龍就算開口也很謹慎的道:“楊司令員,此次中央調我們來您這裏工作。臨行之前,中央代表曾再三要求我們一定要嚴格服從您的指揮。”

“請您放心,我們一定嚴格按照中央的要求,保證服從命令。不過我們剛剛過江,對東北的情況還一無所知。在莫斯科聽到的介紹也很不全麵,甚至有些片麵。我們希望您還是安排一個人,給我們介紹一下眼下軍區的情況。”

說實在對於自從到莫斯科學習後,便於抗聯失去一切聯係的陳龍來說,眼下東北時局的變化有些讓他感頗有股子風雲變幻的感覺。自己的老軍長犧牲,原來自己任參謀長的二軍已經劃歸一路軍指揮。

原抗聯的各軍中聲勢最大、兵力最多的三軍與六軍如今孤懸在小興安嶺西麓,苦苦掙紮,兵力隻餘數百人。而由一軍與自己的老部隊二軍組成的一路軍主力在總司令、政委的指揮之下,卻就在距離自己近在咫尺的地方休整。所部兵力加一起已經銳減到不過千餘人。“

原來自己熟悉的四軍、五軍、七軍組成的二路軍,現在的吉東軍區卻是成了東北抗日的中流砥柱。在日偽軍一次次重兵圍剿之下,非但沒有能像其他抗聯部隊那樣損失慘重,隻能分散遊擊,反倒是打到現在一副兵強馬壯的樣子。

就在自己剛剛過江時,原五軍軍長、二路軍總指揮,現任東北局第一書記的二路軍總指揮在介紹情況的時候,還自豪的說過吉東軍區剛剛打了一個大勝仗,不僅打破了日軍兩個師團加上偽滿軍的重兵圍剿,還先後擊潰並殲滅了日軍五個聯隊的兵力,其中全殲了三個。

聽到總指揮介紹的時候,盡管有了一定的心裏準備,但曾經在抗聯二軍擔任過參謀長的陳龍卻依舊吃驚不小。日軍五個聯隊是一個什麼概念,他很明白。擊潰五個,並全殲了其中的三個,也就是說參戰的日軍兩個師團幾乎被消滅掉。

這個戰果別說自己在東北工作時候,還正處於鼎盛時期的抗聯根本無法做到。就是關內的十八集團軍主力,也很難做到。抗戰到如今打了已經整整兩年了,別說敵後戰場,就是正麵戰場,國民政府以絕對的優勢兵力,遠勝於敵後戰場的武器裝備,發起的幾次大規模的會戰,也從未能打垮過日軍一個師團過。

而這一切,從找自己談話的中央首長口中,卻完全歸益於眼前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看起來不過二十三四歲,卻麵色蒼白,帶有一絲病態的人,實在有些讓陳龍難以置信。所以在猶豫了一下之後,他還是選擇了介紹情況來打開談話的話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