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互算計(1 / 3)

對於被科瓦廖夫揭了老底,楊震卻沒有半分的不好意思。實際上對於楊震來說科瓦廖夫雖然說的沒有錯,自己手頭的確有足夠的汽車,而且數量足以滿足鶴立地區的煤炭外運。但汽車這東西不是馬,給點草料就可以跑。它是需要大量的汽油的。

所以對於科瓦廖夫揭老底的行為,用不著不好意思的楊震隻是淡淡的道:“科瓦廖夫同誌,您說的沒有錯,我的確有數量足夠的汽車。但您也知道,這汽車跑起來是要燒油的。可我現在最缺的就是汽油。”

“在隻能依靠繳獲的汽油作戰的情況之下,我無法拿出太多的汽車用於運輸這些非軍用物資。您也看到了,即便這次我到鶴立來,也是騎馬,而沒有乘車。我想騎馬與乘車在舒適性上的差別,您應該明白。”

“科瓦廖夫同誌,我並非是要敲詐偉大的蘇維埃。如果我但凡有其他的辦法,這架飛機我完全可以免費的送給蘇聯同誌。但我們現在確實需要大量的無煙火藥,希望蘇維埃方麵能夠體諒我們的這個需求。”

“大戰已經迫在眉睫,我們必須全力的保證作戰物資的儲備。您也是軍人,應該知道一場戰役需要消耗多少的物資。朱可夫將軍在諾門罕戰役期間,一天的物資消耗量,我想您心中應該有一個大致的數字。”

“當然我的部隊無論是機械化程度,還是火力都遠遠無法與朱可夫將軍的部隊相比。但至少彈藥的需求量卻是也相差不太多的。火箭炮是對付日軍重兵集群的重要武器,對於我們下一步作戰可以說至關重要。直接關係到我們能不能徹底的擊破日軍此次重兵圍攻。”

“而我們現在即便停下所有使用無煙火藥的武器生產,全力保證火箭彈的生產。按照現在庫存的火藥數量與還相當有限的生產能力,也無法製造太多的火箭彈。所以向偉大的蘇維埃求助,幾乎是我們目前能做的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

說到這裏,楊震臉色變得異常嚴肅道:“科瓦廖夫同誌,也許您不知道,這次作戰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一旦作戰失利,我們將再無任何退路。而偉大的蘇維埃前麵的投資,也將隨著我的部隊全線崩潰,而全部的喪失掉。

看著楊震誠懇的目光,作為格魯烏駐遠東軍區最高負責人,對於東北境內日軍動向可以說有一定了解,甚至是相當了解的科瓦廖夫知道楊震說的話並不是危言聳聽。就他所知,此次日軍單單新成立的野戰師團就調集了兩個,這還沒有將所謂的滿洲國軍這樣的傀儡部隊算在內。

目前困守在下江地區數縣境內,幾乎沒有任何後方的楊震所部,一旦在戰鬥中失利,將會麵臨徹底失敗的危險。因為除了這幾個縣的根據地之外,在日偽軍嚴密統治下的東北,除了深山老林之外,他們再也找不到任何一處可以休整、補充的地方。

而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一旦他的部隊在作戰中失利,蘇維埃前期在他們身上的苦心投資,將會全部付諸東流。將會重蹈西班牙內戰的覆轍。

實際上科瓦廖夫中校此次來,對於楊震有可能的漫天要價,蘇軍總參謀部並不是一點準備也沒有。但蘇軍總參謀部的意思是軍工原料可以給一些,但武器堅決不能再給。因為已經戰雲密布,一觸即發的歐洲形勢,讓蘇軍不敢冒著兩麵作戰的風險,全麵引起日蘇交戰。

而且從總參謀部的意思來看,總參謀部是準備將這支中國同誌的部隊控製起來。以便不遠的將來有一天在歐戰爆發後,能作為一支重要的力量,牽製住在滿洲的日本關東軍。

並在不影響遠東地區穩定,不引起日蘇大規模的戰爭的情況之下,盡快使其強大起來,以使得日軍無暇北進。所以讓他一定要想辦法控製住這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以便使其為蘇維埃祖國利益效力。

所以在物資援助的方式麵前,讓他盡量避免無償援助以及交換的形勢,但可以提出貸款的模式。另外,雖然不能增加對其武器的援助,但要使其武器的自給率達到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也許總參謀部認為相對於武器彈藥,在更難自製的軍工原料方麵卡脖子會更劃算,而且不至於引起對方的過於反感。所以科瓦廖夫這次來的任務之一,就是要想辦法降低其軍工原材料的自給能力,使其對蘇聯的提供原材料形成依賴性,以便將這支抗聯武裝更好的控製在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