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機之爭(1 / 3)

參觀完這些自己設計的自動步槍與通用機槍,又熟悉了一下江北剛剛運過來的托卡列夫三三式手槍後,楊震掛上了為那種自動步槍專門生產的專用子彈帶,腿上別上剛剛生產出來的手槍腿套,將那支自己熟悉過的手槍斜著插了進去。在端起那支三九年版本的八一杠步槍。

就在在場的張鎮華、劉延東、李明瑞和董平都不知道這麼一副打扮的楊震究竟要幹什麼的時候,他已經按照後世的記憶,來了一場精彩的戰術運動,包括運動期間射擊的演練,給李明瑞和董平生動的上了一堂什麼叫真正的特種兵戰術的課程。

看著楊震運動中的準確步手槍點射,以及讓讓人眼花繚亂的戰術運動,張鎮華與劉延東倒是無所謂,作為半個行家的李明瑞與董平卻是目瞪口呆。他們總算知道了為什麼司令員總是稱呼他們為半瓶子水。

固然自己的那些武器不適合這些戰術運用是一方麵,但其行進間射擊的準確性與兩種武器搭配的使用這方麵,自己還有自己手下的偵察營真的還相差太遠。

楊震的這些精彩戰術演練,讓他們第一次知道手槍還可以這麼用,這種被稱為自動步槍的彈匣還可以用一支手就能更換。原來子彈上膛不用非得去拉槍機,利用出槍的慣性也可以做到子彈上膛。

做完戰術演練後,楊震摘下身上的子彈帶,將手中的步槍丟回李明瑞手中後,對著二人道:“看清楚我怎麼做的了嗎?我之前告訴過你們,這種自動步槍就是專門為你們偵察營設計的。”

“我們的部隊目前還無法全部裝備這種武器後的彈藥消耗量,所以生產出來的有限裝備隻提供給你們偵察營。這種戰鬥手槍也是專門為你們進口的,作為你們偵察兵在需要近距離精確速射時候所使用的。”

“這些武器來之不易,是花了大價錢的。所以你們要珍惜,盡快的熟練掌握與運用這些裝備。形勢緊張,我隻能給你們七天的時間。七天之內你們一定要熟練的掌握。雖然武器不一定能生產出來,但是寧可讓人員等裝備,也不能讓裝備等人員。”

說到這裏,楊震摘下綁在腿上的手槍腿套連同裏麵的手槍一起丟給董平道:“至於這種手槍套,不是必須要求綁在腿上。隻是你們怎麼方便以最快的速度出槍,就怎麼用。我拔槍的速度你們也看到了,這種技術你們也要在短時間之內盡快練會。因為很多的時候,拔槍的速度快慢直接決定你能不能活下來。”

董平接過槍套拔出裏麵的手槍,試驗了一下手感,又打了兩彈匣子彈後苦著臉道:“司令員,這種手槍結構簡單、動作可靠不假,可它的彈匣裝彈量隻有八發,與咱們慣用的快慢機二十發裝彈量,在火力持續上根本就無法相比,五十米的射程更是無法與快慢機相比。”

“而且近戰之時的射速更是天差地別。這種手槍您看看,咱們已經有了快慢機,還有必要裝備嗎?不如這種手槍還是配備給營以上的幹部作為自衛手槍使用,我看還是比較好。還有這種槍使用的七點六二毫米手槍彈,與咱們快慢機使用的七點六三子彈不通用。”

“咱們的單兵人手一支快慢機,加上其他的武器、彈藥,負重已經很重了,這種手槍是不是沒有必要裝備,還是繼續裝備快慢機為好?”董平的意思很明顯,對於這種射速比不上快慢機,裝彈量更比不上的手槍根本就不想要。

對於這個家夥擺明了不想要的意思,楊震搖了搖頭。他沒有解釋,而是以行動告訴董平,這種槍的好處在那裏。

楊震從身邊的警衛員身上掏出一支快慢機的二十發彈匣卸下裏麵的子彈,直接裝進一個董平剛剛打光了子彈的托卡列夫手槍空彈匣之中後,上膛直接就打響了。而且精度沒有明顯的降低。

打光了一個彈匣後,楊震將手中這支手槍丟回給董平後道:“這種手槍使用的七點六二毫米托卡列夫槍彈本身就是由毛瑟七點六三毫米子彈改進過來的,之間完全可以通用。這種子彈繼承了毛瑟手槍彈穿透力大的優點,隻是膛壓略微低一些,精度也稍微差一些。但五十米的有效射程內,精度還是足夠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