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在北滿地區工作的兆麟同誌無論是北滿地區的威望,還是在東北的工作經驗遠勝於我。希望中央慎重考慮,隻安排其擔任東北局委員的職務是否合適?”
“在趙尚誌同誌離開第三路軍後,至少目前他在第三路軍中還是不可取代的。我建議中央還是應該將其至少安排為書記處書記。否則三路軍中的三個軍事指揮員,我與靖宇同誌皆為書記,他隻是一個委員,這是不是顯得有些不恰當?”
對於楊震的這番話,林總毫不遲疑的用斬釘截鐵的語氣道:“不,他的安排不會改變。東北的軍事鬥爭還是由你和靖宇同誌兩個人負全責,統籌指揮。中央的這個決定是領袖親自定的,是不會改變的。”
聽到林總說這番話時,一副不容更改的語氣,楊震知道這次中央對東北的人事調整是下了決心的。而且從目前看,這個決心下的很大。要知道在環境還未得到根本緩解的情況之下,下這個決心的力度可想而知。
見到楊震沉默不語,林總從桌子上楊震特地為他預備的裝滿了他隨時可以食用的炒黃豆的袋子中取出一粒,放進嘴裏慢慢的咀嚼了好大一會,良久之後才咽下去道:“楊震同誌,中央希望你能夠體會到中央此次調整東北幹部的苦心。要完全按照中央的既定方針,獨立自主的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你爭取江北援助一事中央已經知道。對於你立足自力更生,爭取建立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而不是將所有希望放在外援上的想法,中央很欣賞,也很讚同。中央希望能通過你和東北局的全體幹部的努力,爭取盡早扭轉東北不利的局麵。”
“中央和領袖對你的期望很大,此次由你接替吉東軍區司令員是由領袖親自選定的。中央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中央交給你的任務。希望你不要讓中央與領袖失望,在保持自身的獨立性的同時,爭取早日該被動為主動。”
“不要說僥幸打了幾場勝仗的話。在軍事上我極少有服人的時候,但今天在這裏,我還是那句話,你打的那些仗,這個決心我是下不來的。而且你我都是軍人,都知道在戰場上沒有僥幸這一說法。”
“領袖看人一向很準。在得到你發起的幾次戰役的詳細經過,以及你目前部隊的情況的詳細彙報後,領袖曾與在總司令言道:此人能在那麼艱苦卓絕的環境之下,不僅能將部隊發展壯大起來,還能打出這麼漂亮的戰鬥,就足以說明此人能力突出,帶兵能力極強,有大將之才。我看此人日後可以統帥百萬大軍。”
“領袖極少有過如此評價某一個人的時候。楊震同誌,中央決定對你的這個任命,不單單是包含了中央對你的厚望,更寄托了領袖對你的濃重期待。
“本來在做出成立東北局的決議時,中央曾有意提請你擔任東北局主持全麵工作的第四書記。但正是考慮到你的資曆問題,才改為書記處書記,與靖宇同誌共同負責東北地區的軍事鬥爭工作。”
“你手中有可以跟中央直接聯係的大功率電台,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請示中央。同時由於一路軍的情況特殊,在靖宇同誌不在的情況之下,北滿的軍事問題你要多下決心。”
聽罷林總的這些話,知道事情已經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林總今天找自己談話,與其說是征求自己的意見,還不如說是提前打一個招呼,免得等公布的時候,讓他自己陷入被動,
楊震苦笑道:“中央這個決定把我捧的太高了,我有些擔心力不能及。不過請林總轉告中央,請中央放心,我會盡竭盡我的全力去完成中央交予的曆史使命,努力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奮鬥終生,雖九死而終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