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1 / 3)

看著楊震聽罷自己宣布的中央決定後,略微有些陰晴不定的臉色,並不擅長做政治工作的林總今天卻道:“周保中同誌不在兼任二路軍總指揮、政委的原因,並不是中央單獨做出的決定,而是應他再三向中央請求的。”

“他希望能將更年輕,更有朝氣,更有能力的年輕幹部,尤其是軍事幹部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來。而他自己在擔任東北局第一書記兼吉東省委書記後,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黨組織的恢複與重建、協調三個省委關係上、以及地方政權的組建上。”

“他曾幾次與我談起目前東北,尤其是吉東地區的黨組織,被日軍破壞的很嚴重。幾乎大部分的基層黨組織都需要重建。單單就這一項的工作也經牽扯他絕大部分精力,無法全力投入到軍事工作中去。所以他希望中央能夠挑選一名德才兼備的幹部接替他。而他也點名,希望你能接替他的職務。”

“而在得知中央已經決定撤銷二路軍建製後,原本決定由他兼任吉東軍區政委的想法也被他婉拒了,他認為李延平同誌已經完全有接替他的能力。不在擔任吉東軍區最高軍政首長,可以讓他專心從事地方工作,以及完善東北地區的組織建設。”

“中央的這個決定是在充分考慮到周保中同誌的請求,以及二路軍的具體形勢考慮再三後做出的,希望你不要胡思亂想。至於三路軍與北滿省委的調整,也是中央充分的考慮到北滿省委的實際情況作出的。”

“關於金策同誌工作調整,是中央按照在延安剛剛成立的朝鮮獨立同盟的希望利用東北接近朝鮮,朝鮮族人口眾多的優勢,為朝鮮培養一批有統籌全局,以及軍事經驗豐富的幹部。以便為將來在打敗日本後,為朝鮮獨立建國做準備的要求而決定的。

“不僅抗聯內部的朝鮮籍的同誌工作要做一些必要的調整,中央在稍後也會從各根據地抽調一批朝鮮同誌返回東北工作。調金策同誌到東北局工作,隻是解決在延安的朝鮮同誌要求的第一個步驟。”

“楊震同誌,我希望你不要胡思亂想。中央作出這樣的決定,不是因為要清洗某一些人,或是對某些曆史問題秋後算賬,而是根據東北的形勢的發展與變化,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的。並沒有帶有色眼光看待任何一個人,這一點我希望你能明白。中央不會在眼下東北這種危急的局勢下做出自毀長城的愚蠢舉動的。”

“對於中央的安排你有什麼意見,可以直接提出來,我會如實的向中央反映。但我希望你能夠以大局為重,服從中央的工作分配。另外,你有什麼需要的,中央會全力幫助你解決。”

對於林總的話,楊震沉思了一下道:“林總,二路軍可以說是總指揮一手創建的,從不搞派係鬥爭的總指揮在原二路軍係統的威望極高。現在部隊中的政工幹部幾乎全部出自二路軍係統。一旦總指揮不在軍區兼任某項職務,恐怕會引起部分幹部的危機感。”

“我自去年年底到二路軍,至今也不過半年的時間。根基尚淺,威望也不足以服眾。隻是僥幸打了幾個勝仗,但這並不足以取代總指揮在原二路軍將士中的威望。最關鍵的是在關內一二九師的時候,我最高職務不過是一個連長,嚴重的缺乏統籌全局的經驗。”

“而且抗聯剛剛與中央取得聯係,如果就發生如此大的變動恐怕會引起部隊的不穩。我看這樣,不如讓總指揮至少暫時兼任軍區第一政委,或是黨委第一書記,哪怕是一個虛職也好。至少也讓原二路軍係統出身的幹部有一個過渡和適應的過程。這是我對中央關於此次對東北幹部調整的一點意見。”

“至於需要幫助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現在部隊現在發展很快,各方麵都缺乏幹部。尤其是合格的政工幹部極度匱乏。因為從未接受過中央直接指揮,所以抗聯的政工工作方式與我軍關內主力部隊相差比較大,所以很多工作開展起來,很不適應目前的情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